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参考书目
路大荒编:《蒲松龄集》,上海:中华书局,196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路大荒:《蒲松龄年谱》,济南:齐鲁书社,1980,1986。
朱一玄编:《聊斋志异资料汇编》,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天津:南开大学,2002 。
朱一玄等编著:《聊斋志异辞典》,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
参考书目
于天池:《蒲松龄与〈聊斋志异〉》,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马瑞芳:《幽冥人生》,北京:三联书店,1995。
张稔穰:《聊斋志异艺术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盛源、北婴选编:《名家解读〈聊斋志异〉》,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一、《聊斋志异》概说
《聊斋志异》的写作
《聊斋志异》的写作过程
康熙十八年(1678)初次结集
康熙四十六年(1707)尚在修订
《聊斋志异》的故事来源
“耳目所睹记,里巷所流传,同人之籍录”(蒲立德《聊斋志异跋》)
一、《聊斋志异》概说
《聊斋志异》的版本
抄本
乾隆十六年(1752)铸雪斋抄本
刻本
乾隆三十一年(1766)青柯亭本
整理本
张友鹤辑校《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北京:中华书局,1963)
铸雪斋钞本《聊斋志异》书影
青柯亭刻本《聊斋志异》书影
一、《聊斋志异》概说
蒲松龄的文化心态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淄川(今山东淄博)人。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