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实践园航模大本营
科技创新教育的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时代呼唤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靠创新教育。我们面对信息化社会、市场经济全球化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以及为适应这新要求而进行的新的中小学课程改革,为了突出科技教育的发展性、创新性、与时共进性,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实践园课题研究组启动了“小学科技创新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研究工程。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1、研究内容
本研究围绕实践为主题,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以小创造、小发明;航天、航空;车模、海模三维一体的科技实践活动。
2、研究所达成的目标
(1)教师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安排一些简单易懂、学生已掌握的内容,增加发明创造辅导、科技信息辅导等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最优化,把学生引向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正确轨道。
(2)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和发明创造技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创作习惯(如作品制作过程中,改“模仿型”为“创新型”,努力使自己的作品与众不同,具有独创性),引导学生善于观察,以正确的思路去寻找、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培养灵活多样的思维方式。
(3)以每年一届的“科技创新大赛”为载体,鼓励和辅导学生自已选题,自己设计,自己研究,自己制作小发明作品,撰写科学小论文。
(4)教师积极投入实践研究,努力探索在教学中融合科技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途径、方法,并自编出比较合理的关于学生创造力测评的办法及量表。
研究的预期目标是通过两年的实践研究,实验组学生有以下四个方面要明显提高并超过对照组。
(1)学生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主要表现为:思维敏捷,能随机应变,提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有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技能操作性强,手指灵活,作品精致。
(3)学生个性倾向具有好奇性、想象性和挑战性,主要表现为:能寻找各种创新的可能性,凡事问个“为什么?有更好的办法吗?”敢于猜测,能幻想尚未出现过的新事物。富有追根究底的精神,能勇敢面对失败。
(4)学生的发明创造作品上档次,对生产劳动、生活质量方面有贡献。
(5)学生不仅有较高的科技知识素质(如能搞一些小课题研究,撰写有一定质量的科技小论文等),还能使其他学科成绩得到相应的提高。
三、实验采取的主要措施
注重实验方法
A原型启发教学法现代逻辑思维学指出:原型启发是指从事物的相似或类比中看到或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一种思维活动形式。著名的哲学家培根说:“独创常常在于发现两个以上研究对象或设想的联系或相似之处。”“鲁班从边缘全是小齿的一棵草叶割破手的事实中得到启发,从而仿制发明出锯子。”这就是原型启发的结果。它的内容主要包括仿生、启发类推、启发联想三方面,这三方面的原型都能引爆创新思维的火花。
B多角度教学法它主要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从多角度想办法,想“金点子”,找窍门进行创新和创造的一种启发式教学。
C实施创新教学的新思维,对传统教学方法“先导后学”、“先扶后放”加以革新,反其道而行之,运用“先学后导”、“放后再扶”的教学法和合作教学法,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使学生的自主能力、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注重发
课题结题报告9867581 699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