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课题结题与研究报告生成
浙江省台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318000) 李哉平 浙江省玉环县教育科学研究所(317600) 徐朝晖
在结题检查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在撰写研究报告时,往往不能很好地陈述研究过程、呈现研究成果,给课题的综合评估和推广带来困难。因此有必要对教育科研课题结题和研究报告撰写做一系统阐述。
结题的意义与方式
结题是指教育研究即将结束时,对课题研究进行总结、研讨、理论阐释及提出新问题的过程。
⒈结题意义
⑴课题研究的需要。当前教育科研的主要方式----课题研究,其过程受到课题管理部门与研究者共同约束。以正式结题方式呈现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表示课题管理部门与研究者双方约定的研究任务的达成。
⑵课题管理的需要。经同行专家指导或推广,发现好的或潜在的研究成果;从结题中了解到研究者的能力及研究方向;课题管理部门通过听取研究者、结题鉴定专家的建议和意见,从而改进工作。
⑶研究者的需要。结题为研究者提供了听取同行评议、反思自己研究过程和研究行为的机会,有利于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深入研究开辟了道路。
包括申报书、主体报告、工作总结、附件以及结题申请表等,是按一定要求对课题研究过程中所生成的原始资料进行整合而成。它反映了课题研究所有过程及结果,包括文字、图表、音像等。
⑴主体报告。指能集中、概括地反映整个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最主要、最有价值的成果,包括课题提出、课题实施、研究成效和研究后反思。
⑵工作总结。是对整个课题研究工作组织、计划执行情况和研究过程简略的事务性总结,包括课题组的协作、课题的调整与变化、研究活动的开展等。
⑶附件。是指正文中无法纳入,但又对文章观点、结论可作必要补充的材料汇集。
⑷申报书。指申报立项时的研究方案或立项后的开题论证,作为结题鉴定时的对照标准。
一般地,需要提交的结题材料是将主体报告与工作总结合二为一的课题研究报告以及附件。根据课题研究报告就能对研究水平、价值、效益进行综合评估,也要凭借课题研究报告对研究成果进行推广。
⒊结题方式 本质是同行专家评议。
⑴成果认定。通过社会专业评价机构的审定和认可,在专业报刊发表的论文或公开出版的专著、获得政府奖励等来表示课题研究成果已经取得,从而认定结题。这种方式,需要研究者提交评价机构的证明,提交成果与课题研究相关性的说明,由课题管理部门进行判断和认定。
⑵会议鉴定。以召开同等专家会议的方式对课题研究的过程、成果进行鉴定,以确定课题是否按立项的目标、计划开展,是否完成预期研究成果。会议鉴定成本高、投入大,但收益也最大。会议鉴定使研究者面对面与专家交流,能充分得到专家对课题研究的评价,有利于提升研究成果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⑶通讯鉴定。以通讯方式把评议材料寄给专家,由专家个人审评完成鉴定。通讯鉴定相对会议鉴定而言,鉴定成本较低。但研究者与专家及专家之间缺少交流,专家对课题研究了解不一定全面充分,所做的鉴定可能存在偏差,不利于进一步总结和提升研究成果。
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过程、成果的评定要从学术性、科学性角度来判断。为提高结题质量,我们采用二轮评审制与结题现场会相结合的方式。二轮评审制是组织教科专家对老师的课题
教育科研课题结题与研究报告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