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9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播出《热门职业 职场遇冷》,以下是节目实录:
小张的寻职路
一年一度的高考今天结束,就在数百万考生憧憬着大学生活的时候,几百万大学毕业生的命运同样值得关注。根据教育部的最新统计,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超过630万人,比上年增加近20万,创下历史新高。他们在今年面临怎样的就业形势,能否顺利地找到工作呢?我们先来看看北京一个高校毕业生的经历。
小张是北京市一所重点高校英语专业的大四学生,现在已经临近毕业,但她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这让性格一向乐观的她也不免开始着急起来。这天在北京大学生之家有一场招聘会,寝室的姐妹们七点就早早起床,为小张出谋划策,希望在现场给招聘单位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搭配好出门的衣服后,小张开始准备简历。小张从考研之后开始找工作,经历了几个月的求职生活,她的简历也是几经修改。
小张:把教育背景放在上去了,然后包括获奖情况,而且就是把它提前了,因为当时直接放社团经历的话会太紧凑了,而且每一句话,现在就很简单的一些,就是基本上不会超过两行,然后就是,而且时间这个排列什么之类的,都比这一份要专业很多。
小张:这是我的简历,热乎乎的还,有温度的。
记者:拿了多少份?
小张:10份。
记者:够用吗?
小张:够用,我还有6份,
小张赶到招聘会现场的时候,招聘会刚刚开场。主办方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告诉我们,这是他们为今年的应届毕业生组织的倒数第二场招聘会。
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辉:今天我们总共来了68家单位,应该说从单位数量拿出了2100多个岗位,中小企业比较多,再一类我觉得就是一些专业的背景要求不是那么强,流动性也比较大这种岗位,是比较多的。
尽管来招聘的岗位当中,中小企业和一般文秘占了大多数,但是小张还是满怀希望能找到一个适合英语类毕业生的职位。小张领取了一份当天招聘单位和职位的名单,仔细地看了几遍,最后她在自己觉得合适的职位上做了记号。小张一直想从事媒体工作,她首先来到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摊位前,想应聘新闻信息的岗位。这个摊位也是当天为数不多的需要应聘者排队的摊位。小张在排队时听到了其他应聘者的交谈,没有和招聘人员见上面就从队伍里自动退了出来。
小张:她不招英语专业的,要的是经济学硕士。
小张告诉记者,事实上,她在求职的时候,有一个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能到媒体去做一名编辑。正好在招聘会上她看到一家杂志社正在招人,就上前递了简历。
招聘单位工作人员:邮寄杂志做过没有?
小张:杂志还没有。
记者在这家杂志的招聘人员那里了解到,他们的杂志是想招收一名邮购杂志的文案编辑,但是小张显然并不明白这类杂志的宣传和策划之道。
招聘单位工作人员:她主要学习英语专业,然后现在可能想从事一个文案策划的工作,就是专业不对口这是显而易见的。我们觉得其实这个(学生),不是太适合我们这个公司
小张告诉记者,自己当
找工作的亲身体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