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关于水资源论文水资源论文:加快建设山区绿色屏障的步伐.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关于水资源论文水资源论文:加快建设山区绿色屏障的步伐.doc关于水资源论文水资源论文:加快建设山区绿色屏障的步伐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无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如何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当今社会的焦点问题。本文从思路上由传统的“工程水利”转变为“资源水利”,对如何加快山区水土保持建设,让它成为城市和商品粮基地的绿色屏障,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建设山区水土保持
水是生命之源,生存之本,是城市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命脉。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有的人甚至将水白白浪费,却不知道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排世界第82位,甚至有7个省、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国际标准的生命生存的最起码要求。
鉴于目前缺水严竣现实,为加快山区水土保持建设,使它成为城市和商品粮基地的绿色屏障,提出以下建议。
一、统一管理水资源的体制,优化水资源配置
研究考虑水资源的问题,应站在宏观的高度。长期以来,受传统的计划经济的制约,使防洪减灾、城乡供水、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等工作存在着许多矛盾。致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存在着竞争性开发,掠夺性利用、管理粗放,用水低下等问题,造成许多不应有的浪费和损失。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多龙治水的体制,严重防碍了水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调配和统筹兼顾,是影响水资源实现优化配置的主要因素。从履行政府负责协调经济、管理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出发,解决过去职能交叉、政出多门、执法难、管理难等问题,势必实行统一管理水资源的体制。
水资源不是取之不竭的资源。人们在向自然索取的时候,无论受多大恩惠都很少考虑向大自然回报。由此,传统的观念受到市场经济的挑战,只有树立现代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观念,按照水资源命脉性、紧缺性、不可替代性和易受污染性的特点,不仅重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而且更加突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和保护,对水资源执行统一管理。
宏观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就是要保持水资源的供需平衡,一方面千方百计增加供给,一方面是想方设法降低需求。一个流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就必须分析流域的需水现状,工农业需水比例,建设项目的布局。此外要考虑相应的政策配套,新科技的运用,法规建设,经济政策制度,投资方向分析及每项工程建设等。
二、综合治理,增加涵养水源地
1、建林、增加涵养水源地
“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山区林带降水量大,森林截留,减少蒸发,含蓄水源。年迳流系数达百分之三十五至五十,每平方公里年产流三十至七十万立方米,据科学实验证明,森林树冠截留降水可达百分之十五至三十,枯树落叶吸水,每公斤落叶吸收二至五公斤的水。综上所述水与森林的有关数据,使我们认识到保护好现有森林的重要。
植树措施:
①封山:首先对已遭破坏的山林实行全面封山,禁止人畜上山。
②造林:封山有成效的基础上,开展大面积种植。造林还要护林。三分造七分管,只有管护好幼树逐渐才能成林。
③林相改造,变原单一的落叶松为隔片混交的多树种的复层林。
④在封山造林、育林的同时,要考虑山区农村推广节柴灶。
⑤对超坡地退耕还林,对自留山和承包山林木不得滥砍乱伐。坚决保护好现在森林资源。
2、坚持水保治理原则,保护好山区水资源。
坚持治水与治山相结合,治沟与治坡相结合,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田间工程

关于水资源论文水资源论文:加快建设山区绿色屏障的步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40122949
  • 文件大小76 KB
  • 时间2017-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