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穿刺技巧总结
静脉穿刺技巧
在10多年的护理工作中,我通过不断摸索,总结出一些特殊情况病人静脉穿刺“一针见血”的技巧和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
一、患者血管分类
血管特点: 皮下脂肪少缺乏支持,血管在皮下易活动病员特点: 见于消瘦者及老年病员
注意事项: 宜选用锐利的针头,迅速刺入
穿刺方法: 绷紧上下皮肤,固定血管后行旁刺
穿刺部位: 手腕部及足踝腕部
血管特点:血管壁厚而坚硬,有坚实感,弹性小,易活动,很暴露,像铁丝
病员特点: 见于老年人,高血压症及动脉硬化者
注意事项: 宜选用锐利的针头,以利刺入
穿刺方法:绷紧皮肤,固定血管,行直刺
穿刺部位:手背,足背
血管特点:由于组织细胞退化,间质疏松,因而血管壁脆性大,弹性小,易被刺破
病员特点: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血液性疾病及慢性肾炎等穿刺方法:由血管侧面谨慎而又缓慢的刺入
注意事项:选用细小针尖斜面短的针头,推药时缓慢,以防穿透血管造成漏血或漏药
穿刺部位:手背、手指
血管特点:塌陷,不充盈
病员特点:见于失血过多,严重脱水或重危衰竭者
穿刺方法:压紧血管上端后向上推动血液,待血管充盈后压紧固定,再穿刺
注意事项:由于血管较难寻找,穿刺时必须耐心认真,必要时穿刺前先行热敷,使血管扩张显露
穿刺部位:小臂·手背·足背
血管特点:不显露,但充盈较好
病员特点:心、肾疾患病员
注意事项:先给局部加压,使水肿液分散,静脉显出
穿刺方法:旁刺或正刺
穿刺部位:手背、足背
血管特点: 深而不显但充盈好,易固定
病员特点:肥胖或女病员
穿刺方法:正刺或旁刺
注意事项:进皮肤后由左食指引导右手针刺入血管
穿刺部位:手背足背
二、穿刺技巧
:在肘关节上及腕关节内关穴处各扎一根止血带于肘窝部行静脉穿刺取血,比扎一根止血带效果好,对一些不能主动握拳配合的儿童,可代替握拳,同时局部血管充盈度满意。此法不仅适合儿童,也适合成人中因消瘦、血管不固定、不充盈、肌张力低下、衰竭及无力握拳患者。并在此基础上,扩大到手背(止血带一根扎在腕关节内关穴处,另一根扎在2~5指的第一节指节处)、足背(止血带一根扎在踝关节的内踝上6cm处,另一根扎在足部1~5跖骨小头处)的静脉输液,对明显水肿及肥胖难以进行静脉穿刺的患者,用两根止血带,上下相距约15cm,捆扎肢体,1min后,松开下面一根止血带,这时该部位看到靛蓝色的静脉,利于穿刺。
:一次性输液器的应用,存在着头皮针进入血管后,不易回血或回血量较少的缺点,影响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易见回血的方法,一是调节器高调法,即调节器置于紧贴茂菲氏滴管下端,二是调节器高调输液瓶低位法,即调节器在高调的基础上,输液瓶挂于输液架调节旋钮上,成功率均高。认为这两种方法,由于输液管内充满液体和液体瓶的位置降低,具有一定的虹吸作用;调节器置高位,输液管内承受回血的余地增加,所以头皮针一旦进入血管,血液就很容易回到针管内。
:(1)外涂血管扩张剂法:对周围静脉显露不明显,血管痉挛穿刺困难患者,用棉签蘸1%
静脉穿刺技巧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