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二十多年,但是还很不完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政府还在管着许多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因此,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将是政府今后需要长期做好的一件大事。本文意在探讨如何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
(一)建立行政审批制度的理论基础
政府管制理论是建立行政审批制度的理论基础。政府管制是指行政机关依据一定的规则对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以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也要注意避免市场失灵,对市场进行监管,避免由于市场机制的盲目性和滞后性所带来的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危害公共安全等对经济、社会的破坏。
以环境保护为例,一些市场主体只顾追求自身的收益和利润,很少或者根本不考虑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否会对社会公众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即便造成了环境破坏和生态损失,也把责任推出去,让的。另外,还有一些涉及公共资源开发利用特别是一些诸如石油、天然气等战略资源的开发利用,审批也是非常必要的,需要继续保持政府审批制度。

(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
尽管需要继续保持政府审批制度,但也不能把所有的事项都按照审批去做。如果事无巨细,什么事情都按照审批去做的话,政府根本管不过来,也会影响整个市场、社会发展的效率。另外,政府干预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果强调行政权力的优越性,忽视对行政相对方权利的保障,容易导致“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力利益化”现象的出现。因此,必须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以下几种理论:

政府失灵是指政府干预经济不当,不能有效克服市场失灵,同时又阻碍或者限制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从而导致市场更加混乱,以致社会资源最优配置难以实现。防止政府失灵的基本观点是:首先,要明确政府和市场之间的边界,合理定位政府的经济职能;其次,合理设置政府机构,提高政府管理能力,加强监督管理力度;最后,转变政府职能,建立高效、便民的服务政府。


服务政府理论的价值导向就是行政模式要实现由“以政府为中心”的重管制模式向“以满足人的需求为中心”的公共服务模式转变。服务政府理论的基本理念就是:要从政府本位转化为公民本位;要从“管制政府”转化为“服务政府”。

平衡论是行政法的理论体系,它主张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应当保持平衡状态。它是针对“管理论”和“控权论”而提出的。管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主张通过维护行政权力保证行政效率,而忽视对行政相对人的权利的保护;控权论的主要观点是强调行政相对方的权利至上,因而要控制行政权力。平衡论的基本理念有:一是法治和民本理念,既要依法行政又要以人为本;二是公正和效率理念,注重公正和效率的结合;三是监督与责任理念,强调权力与责任的对等。
二、当前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当前,我国政府监管还存在着一些不适应甚至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问题和不足。

(一)在监管理念方面,重事前审批,轻事中事后监管
市场经济发达、成熟的国家都非常重视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iros009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7-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