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推拿
主讲:罗建主任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内容概要
一、推拿的定义
二、推拿的形成和发展
三、名中医罗才贵简介
四、名中医罗才贵学术简介
五、罗氏推拿法简介
六、基本手法
七、罗氏特色推拿举例
一、推拿的定义
推拿古称按摩、按跷、按杌、导引。是指用手、其他部位(肘、臂、膝、足、背、臀)或工具,在人体体表的部位或特定的穴位,运用力的技巧性变换,作用于人体以防治疾病的外治方法。
二、推拿的形成与发展
先秦秦两汉
魏晋隋唐
宋金元
明清
近现代
第一部按摩专著《黄帝岐伯按摩经》。
出现按摩士、师、工。出现膏摩。
重视手法分析,利用器械进行按摩
正骨八法,小儿推拿
继承、发展、创新
五、罗氏推拿手法概述
罗才贵教授借鉴中医针灸、骨伤理论,结合推拿手法,强调局部与整体,内治与外治兼顾,尤其注重手法的应用研究,荟萃隋唐以来的手法精华,进行整理、研究、学习总结名老中医经验。特别是对杜氏和吴氏按摩手法的结合分别进行整理,在该领域造诣颇深,手法娴熟,技巧独特,自成体系,形成罗氏推拿手法。
滚法、揉法、推法、点法、弹拨法、拔伸法、擦法、扳法。
六、常用基本手法
(一)滚法
【定义】
小鱼际侧部或掌指关节部附着于人体的一定部位上,通过腕关节的屈伸动作及前臂的旋转运动,连续往返活动的一种推拿手法。
【动作要领】
1. 肩臂放松,沉肩,垂肘,腕关节微屈120°。
2. 吸定部位:。腕关节的屈伸(直滚)和前臂的旋转(横滚)结合而成。两个轴:2–4掌指关节背侧为轴;手背的尺侧为轴。
3. 紧滚慢移—滚动要快,而移动要慢,移动幅度要小。
°夹角,手腕要放松,五指要微屈。
(一)滚法
【功效及应用】
,压力大,深透强,多用于颈项,肩背,,通络止痛,滑利关节,缓解痉挛,改善血液循环及消除肌肉疲劳等作用,临床常用于软组织损伤和骨关节退变引起的疼痛和功能障碍等。一般作为推拿的起式。
,选择适当的手法着力点:
①治疗部位较大,肌肉丰厚处,如背腰,臀部及下肢,多以手背近小指侧1/3-1/2部为着力点,刺激量中等。
②肌肉特别丰厚者,可以掌指关节为着力点,刺激量较大。
③颈项、上肢等肌肉较薄弱处,接触面较小,多以手背小指部为着力点,滚动幅度和刺激量较小。
④若治疗部位为某一痛点或穴位,则可以小指掌指关节部为着力点,滚动幅度宜小,频率稍快,使功力集中。
罗氏推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