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里的活体解剖
导读:“Vivisection”是英语中颇为臭名昭著的一个词。它的中文翻译是“活体解剖”,字典上的解释是:为了进行某些科学研究、尤其是为了增加对人体健康的了解而在活的动物身上进行的并非以治疗动物本身疾病为目的的手术。这个词听起来似乎更适合出现在中世纪,但它其实仍旧活跃在今天的动物实验室里
英国汉丁顿生命科学公司(Huntington Life Sciences)是欧洲最大的动物实验中心。汉丁顿生命科学公司的麻烦始自1997年3月。当时英国电视四台播出了一套暗访拍摄的电视节目:《这是一条狗的生活》。两个月后,动物伦理对待协会(PETA)的米歇尔?洛克公布了她在汉丁顿生命科学公司位于美国东米尔斯顿与新泽西的实验室里利用眼镜里的摄像机偷拍的影片。这部影片后来又在英国电视台播出。片中暴露了实验人员对待实验动物的一些粗暴举动,例如威胁猴子“闭嘴!否则咬烂你的脸”、把小猎犬甩到墙上、用暴力把动物塞进笼中等。美国农业部因此以侵害动物权益的罪名对汉丁顿生命科学公司处以五万美元罚款。英国政府方面也对汉丁顿生命科学公司提出严厉警告。汉丁顿生命科学公司后来撤换了管理层人员并提高了实验动物的福利待遇,但这家公司已经从此成为动物权益保护者的长期攻击目标。
2000年年底,在动物权益保护者持续不断的示威压力下,英国苏格兰皇家银行取消了对该公司的贷款。汉丁顿生命科学公司一度濒临破产边缘。今年3月,美国斯蒂芬集团(Stephens Group)注入资金,汉丁顿生命科学公司才恢复了原有的研究与实验工作。
接着出麻烦的是著名的宠物食品制造公司Iams。新近公布的一份资料显示,由Iams公司赞助、在1998年进行的一项有关狗粮成分对骨骼密度的影响的研究杀死了18条大丹麦犬。接受实验的狗被分配给含有不同比率的钙与磷成分的狗粮,这些狗随后被杀死,以便研究人员取出它们的骨头进行分析研究。同样,为研究猫粮中的纤维成分,28只猫被迫接受了打开腹腔、冲洗肠道内积存物的手术。没有人知道这28只猫后来的下场。目前欧美一些动物保护协会正在倡议人们拒绝购买Iams公司的宠物食品。
这些不过是人们反对活体解剖的漫长历史中最近的几场风波。英国立法对动物权益进行保护始自
1822年通过的《防止粗暴及不恰当对待牲畜法案》。1835年,该法案的修正案中进一步明确:“牲畜”包括牛、狗、熊以及绵羊,同时命令禁止驯熊与斗鸡。1822年的法案中对动物活体解剖实验并没有明确规定,但1874年在英国挪威治大学发生了一起轰动一时的事件:一位生物学讲师在课堂上向学生示范如何用苦艾酒在狗身上引发癫痫病的症状,学生中一部分人反对这一实验并放走了那条狗。后来那位讲师被控违反1822年法案。
两年后,1876年,英国议会通过《防止虐待动物法案》,规定进行动物实验必须每年申请执照并取消了一部分显然过于残忍的动物实验。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英国两名全国反对活体解剖协会(NAVS)的成员“渗透”进伦敦大学的生理学课堂。他们的成绩是1906年在校园内树起了一座小雕像,用以纪念在课堂实验中使用的那条棕色小猎犬。1911年,《动物保护法案》颁布。在英国受到保护的动物的范围扩大到“所有鸟类、野兽、爬行动物与鱼类”,但用于狩猎等竞技的动物不在此列。
美国的动物权益保护运动几乎是在一步步效仿英国,
实验室里的活体解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