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护理
骨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 按普通外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 各类骨折、牵引、脊柱疾患、截瘫、石膏包扎的病人,必须卧硬板床。
3. 注意病人营养营养状况,进高蛋白、高糖、高维生素,含纤维素丰富易消化的饮食。
4. 长期卧床的病人,应鼓励其经常翻身、拍背、多饮水,以防止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5. 鼓励病人在情况允许的范围内,多作肢体功能锻炼注意保持关节处于功能位置。
6. 头颈及脊柱骨折的病人,在搬运和翻身时应保持头颈与躯干成一直线,防止脊柱屈曲或扭转。脊髓炎病搬人动时要轻,以防病理性骨折。
7. 四肢骨折及损伤,应抬高患肢,观察病人末稍循环及患肢远端皮肤的颜色、温度、知觉情况。
8.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伤口渗液、肢体感觉、活动、血循环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9. 加强生活护理。对卧床、制动、截瘫、昏迷、休克等病人,要加强口腔、皮肤、床单位的护理及清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10. 保持大便通畅,养成每天排便习惯,多食水果等纤维素丰富食物,便秘者给予缓泻剂及灌肠。
11. 排尿困难尿潴留、尿失禁者,予以诱导法导尿,必要时留置导尿
管定期开放并按留置导尿管常规护理。
12. 做好心理护理。因骨科病人常因突然丧失劳动力而悲观失望,特别是截瘫、截肢的病人,要耐心细致做好安慰解释工作,生活上予以周密照顾,表现高度的同情心,帮助病人面对现实,战胜疾病,树立信心。
骨科手术护理常规
(一) 术前护理
1. 按外科一般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2. 术前按医嘱配血,备皮,择其手术病人备皮三天,术晨用75%酒精消毒备皮区,并用无菌治疗由包扎。
3. 术前晚禁食。
4. 术前病床单位的准备:病床根据麻醉种类常规准备,另按病情需要备砂袋、垫、布朗氏架、胸腔引流瓶、软枕、绳子、冲洗瓶等。
5. 备X光片。
6. 术前一周训练病人在床上大小便,足部、手部手术前一周按医嘱用消毒液浸泡清洗。
7. 凡全麻或行脊柱、髋部、骨盆、股骨头(颈)会阴部手术前一晚,行肥皂水灌肠,术前按医嘱停留尿管。
(二)术后护理
1. 按外科手术后及麻醉后护理常规护理。
2. 一般取平卧位。体位护理。
抬高上肢:肩关节前屈60°--90°,肘关节屈曲90°。抬高下肢:用布朗氏架,膝关节放置140°或用枕垫高。斜坡位:床头抬高20—30厘米。
四肢手术应抬高患肢15—30厘米,并将患肢置功能位,防止足下垂。
3. 注意出血情况:外出血时用压迫止血,加止敷料、砂袋等,发现内出血应立即报告。
4. 清洁暴露肢体,注意肢体远端血运,注意肢体有无变冷、变色、麻木、功能障碍等。
5. 注意病者疼痛情况,是否有石膏过紧、局部压迫、血循环障碍、体位不适、伤口感染等,并及时处理。
6. 鼓励并正确指导病人,作肢体功能活动。
7. 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营养饮食,鼓励病人多饮水,防止泌尿系结石和感染,多吃蔬菜、水果以防便泌。
8. 定时翻身、拍背、按摩,以防并发症。
9. 有排尿困难者,可热敷膀胱区等诱导排尿,必要时留置导尿管并按留置尿管常规护理。
皮牵引护理常规
1. 按骨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 洗净患肢皮肤,保持肢体所需要的位置,经常观察患肢末端皮肤
骨科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