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文学语言观念
文学语言观念,即对文学语言的认识、思考和看法。了解文学
语言观念的发展、变化,是研究文学语言学的前提,因为“观念”
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它一经形成并被实践者所掌握,便会对后
来的实践活动发生指导性的作用。文学语言观念并不是孤立的现
象,它和其他事物一样,都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
统一”。自古至今,文学语言观念在中西方有着不同的发展演变
史,随着人类文学实践活动的不断进步,文学语言观念也会随之出
现新的变异与更新。本章没有足够的篇幅对中西方语言观念的发展
史做出全面的历时性描述,只是选择了三个重要论题,通过评述
世纪西方语言论文论的文学语言观念,描述百年来中国文学语
言观念演进的发展轨迹,以及中国新潮作家对文学语言的探索与实
践,从中见出文学语言观念演变的历程,了解当今文学语言观念发
展变化的新趋向。
一、世纪西方语言论文论派的文学语言观念
西方哲学界在世纪发生的意义深远的语言学转向,使得代
表人类精英文化的三个主要领域哲学、语言学和文学,齐头并进且
相互影响地开展了一场语言革新。这场强大的革新思潮使人类的语
言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言不再是单纯的载体,反之,语
言是意识、思维、心灵、情感、人格的形成者,语言并非人的驯服
工具,语言是人类认知世界与自己的框架,语言包括逻辑,而不受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页。
逻辑的局限。语言之根在于无意识之中,语言在形成‘可见的语
言’之前是运动于无意识中的无数无形的踪迹(一种能)。语言并
不听从于某个人的意志,语言是一个种族自诞生起自然的积累,其
中有无数种族文化历史的踪迹,它是这个种族的历史的地质层。只
要语言不死,其记载的、沉淀的种族文化也不会死亡。”语言从
理性的工具被提升到人的生存的本体世界的层次,用语言消融掉主
体和客体的区别。这是从方法论到世界观、从认识论到本体论的重
大转变。这一转变不仅导致了世纪西方人文科学对哲学传统的
反思和批判,而且也使作为语言主体的人,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和解
放。
昔日备受冷落的语言为何被提升到如此重要的地位?语言哲学
为什么能在世纪获得如此重大的进展?自然,“语言学转向”的
因素是复杂多样的,但根本原因是世纪西方社会、思想、文化
的新变化与新发展使然。世纪以来, 西方社会的物质生产、科
学技术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既为语言表达方式的进一步发展
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而且也大大拓展了语言概念的含义。书
刊、报纸等印刷物的无比丰富,显示着印刷语言的无穷魅力,而电
脑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高速传播的信息社会,由
此大众传媒语言则成为备受青睐的新宠,电子出版物、数字化图书
馆、网络数据库等成为人类创造的新的文化载体。这一切都预示着
一个新的语言时代的到来。正如法国当代语言学家海然热所言:
“不管公元年为人类准备的是怎样的未来其开端倏然间已
经逼近我们完全可以认为,本世纪最后这些年代堪称实实在在
的语言时代,正如说这是一个在宇宙、机器人、原子或遗传学等方
面均有重大发现的时代一样。⋯本世纪最后年, 人类已经没
①郑敏:《语言观念必须改革》,见《文学评论》年第期。
入词句的汪洋大海当中。”
受“语言学转向”这一现代哲学思潮的影响, 世纪西方语
言论文论得以空前的发展,文学研究呈现出两个重心的转移,即由
作者为研究重心转向以作品研究为重心;由外在研究为重心转向以
内在研究为重心。他们所谓的外在研究是指传统的历史文化心理研
究,即根据文学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作者生平、读者所获得的心
理印象去解释文学。他们主张的内在研究,则是指对文学形式因素
及其关系的研究。他们认为文学的外在研究是非文学的,永远不可
能解决分析和评价等文学批评问题,文学研究的当务之急是集中精
力去分析研究实际的作品。在上述主张的影响下,语言问题便成为
文学研究的中心议题,文学语言研究由传统文论的弱项渐成备受青
睐的强项,各家各派运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阐述自己的文学
语言观念,为人们展示出文学语言研究的新视界,其中俄国形式主
义、英美新批评和现代结构主义,以其对文学语言的格外关注和深
入细致的分析,代表着世纪西方文学语言观念的主要趋向。为
了进一步探讨问题,有必要对上述学派的主要文学语言观念作一个
简略的历史回顾与评析。
(一)俄国形式主义对文学语言的阐发
俄国形式主义是年至年在俄罗斯出现的一种文学批
评流派。这一流派的兴起,为世纪的文艺理论带来了崭新的气
象,它以极大的理论魄力冲破传统文艺学中的种种陈规旧框,开辟
出一片文艺学
文学语言学 历 史语言文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