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医院临床护理服务评价指南(2014版)
项目
评价标准
衡量要素
结果
改进措施
追溯效果
一、强化医院责任,完善保障措施
、服务态度、服务礼仪。
,建立尊重、有礼、和谐、友善的医患关系,塑造护士的良好社会形象。
,为护士全面履行护理职责和义务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保障,改善护士工作条件。
,减轻患者家庭负担,促进患者早期活动,提高医疗安全,加快功能恢复。
,医院可以聘用助理护士或经过培训的护理员,协助护士为患者提供专业性的生活护理。
。深化责任制整体护理,确保管床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的患者提供全程、全面、连续、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确保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落到实处。优先保障危重、大手术后和生活不能自理患者的生活护理。
,严格控制陪护率。医院及临床科室都有陪护率控制指标。要根据患者病情、护理需求和自理生活能力,分别安排护士、医院助理护士或护理员及患者自聘护工或陪人提供生活护理服务。需要陪护时,向患者、家属告知其服务范畴、内涵和方法。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陪护。
。保障护士教育训练的经费。
,护士数量配置符合国家及省标准要求,满足临床医疗护理工作需要。护士数量配置与病床使用率、床位周转率相符,保证护士临床护理服务全过程的需要。
科学合理配备护士。不同类别、级别的和护理岗位或不同层级护士岗位,护士配备结构、人力配置总量和层级比例不同。优化结构、比例恰当、重点配置。
,控制辅助科室护士数量,最大限度保障临床护理岗位护士配置。
广东省医院临床护理服务评价指南
项目
评价标准
衡量要素
结果
改进措施
追溯效果
(续)一、强化医院责任,完善保障措施
。由后勤部门或临床支持中心负责接送患者入出院、检查,负责标本、物品、药物(注射口服药)、物资的领取及运送,负责财务结算等工作。
。医生录入医嘱,药师配置并核对口服/注射药,临床支持中心运送药品到病房,护士发药用药到患者。
,增置护理用具和设备。要把改善护士工作条件,减轻护士劳动强度,与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护理工作效率相结合,共同提高患者和护士两个满意度。
实行床边工作制的医院,要配套解决护士流动工作站(车)的配置。
。使用电子病历的医院,建立护士床边电脑(E)工作站。有条件的医院,应配备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为护士床边查房和记录提供便利。
二、围绕价值文化,调整护
理管理模式
根据《广东省医疗卫生机构护士(助产士)岗位管理指导意见》(粤卫[2013] 号)。
、类别和级别。符合(同时考虑)护理学科的未来发展需要。
。不同类别、级别的护理岗位或不同层级护士岗位,护士配备结构、人力配置总量和层级比例不同。优化结构,比例恰当,重点配置。
。①建立专科护士、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等层级岗位,并合理划分为N0到N6七个技术等级,建立各岗位及层级的任职资格和晋级条件;根据各专业性岗位、层级岗位和绩效岗位的要求,建立与其职级、职位相对应的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和权限;②用机制和政策引导高年资、高职称、高学历护士进入临床一线岗位。各班次老中青护士形成梯队,充分发挥高职级护士在应急和危重病护理、查房会诊、患者安全、质量控制、健康教育、临床带教和指导低年资护士工作等方面的经验和优势。
。确保高风险、高工作量、高技术含量的护理岗位获得高报酬。
广东省医院临床护理服务评价指南
项目
评价标准
衡量要素
结果
改进措施
追溯效果
(续)二、围绕价值文化,调整护理管理模式
,切实提高护士专业能力。
①建立护士毕业后三年规范化培训制度。坚持“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强化“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②建立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制度。确保临床护士能力与其层级岗
2014护理评价指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