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三章信用与信用工具.ppt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4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三章信用与信用工具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现代信用形式
第三节信用工具
本周学习目标
理解信用的定义
掌握各种类型的信用形式
理解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区别
掌握各种信用工具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一、信用的定义和本质
二、信用的产生
三、信用的发展
一、信用的定义和本质

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还本和付息为条件的
单方面的价值转移,并且体现一定债权债务关系。
本质特征
信用以还本和付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行为;
信用标的是一种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资金;
信用关系以相互信任为基础;
信用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
信用是一种价值单方面转移的特殊运动形式。
存款人总体
银行
借款人总体
资金所有权
资金使用权
资金使用权
资金使用权
存款
贷款
二、信用的产生
赊购赊销
信用产生
货币支付
手段职能
债权债务关系
信用产生基础
三、信用的发展
货币借贷
实物借贷
信用形式演变
现代信用
高利贷信用
高利贷信用与现代信用区别
从存在的基础看,高利贷信用存在的基础是小生
产占优势的旧生产方式。现代信用存在的基础是社
会化的大生产。
借贷的目的看,高利贷主要用于生活性消费,与
生产没有密切联系。现代信用主要用于生产。
对经济的作用看,高利贷具有资本的剥削性质,
现代信用可以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节约
流通费用。
讨论:现代信用下高利贷是否消失?
从需求角度
虽然信用形式、信用工具、信用制度日益完善,
但目前的信用形式远远不能满足所有人对信用需求
支持。% 的人口掌握了70%的财富,财富集中度世界第一。
从供给角度

第三章信用与信用工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c201601
  • 文件大小2.67 MB
  • 时间2017-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