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薯都”销薯之痛.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薯都”销薯之痛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农田旁边的荒地上,每一小堆石块的底下,便是一口储藏土豆的地窖。这是“薯都”乌兰察布的特有景色。
樊博一直在自家地窖边不停地踱步,一根接一根地抽烟,不到一个小时地窖边的烟头已经丢了一地。11月8日中午,北京的一家农贸商要来他这里拉800吨土豆。这是土豆收获以来第二笔单子,虽然对于他藏在地窖里的一万多吨土豆来说可谓杯水车薪,但这已经让他兴奋不已。今年土豆虽然大丰收,但去年的好行情一去不复返。樊博今年一共种了250亩土豆,品种是比较高档的“后旗红”,“,只是去年价格的三分之一,能保本就不错了,能卖一点是一点。”
和樊博这些土豆种植农户们同时犯愁的是乌兰察布主管农业的副市长史万钧。据最新统计,,而销售出去的只有不到三分之一。
“马铃薯是乌兰察布市广大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是支柱产业。
元的低价位,那么种植大户便面临着灭顶之灾。”史万钧担忧地说。

土豆的“猪肉”行情
在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有一个国家农业部命名的土豆批发市场――乌兰哈达市场,它是乌兰察布市最大的土豆交易市场。但如今,偌大的院子冷冷清清,几乎没有任何交易场面。
“往年土豆收购的高峰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客户,像广州、东北三省、安徽蚌埠、南京等。但今年的客户只是来问一下就走了。”市场总经理安美玲说。
樊博也对去年的景象记忆犹新,“当时刚一开始收土豆,全国各地的采购商们都蜂拥而至,开着车主动到地里来收购,几乎见到土豆就抢,每斤1―。今年只有很少的商贩来收土豆,价格还压得很低,甚至不到去年价格的三分之一。”
今年是王新第一次种土豆,在外做生意的他手里有点儿富余钱,看大家一哄而上地种土豆,他也就跟着种了。他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六七百亩地种土豆,产量1400吨,,还剩100多吨。
“种土豆本来是当作投资想赚点钱,没想到是赔大了,现在赔了80万元。”王新对记者说,笑得苦涩而无奈。
根据乌兰察布市农牧业局统计,由于大量资金和人力进入土豆种植行业,当地今年的土豆总产量比去年增加了78%,几乎翻了一番。
土豆价格变化之大让人感受深切,究其原因,乌兰察布的经销商和种植户们给出的答案几乎是相同的,那就是今年的土豆种得太多了。
“现在的土豆,有点像猪肉的行情,进入的门槛也比较低。价格贵的时候,人们蜂拥而至,造成产品大量积压;价格下跌,种植户减少,价格又会回升。”安美玲这样分析。

销售压力在后头
在乌兰察布,和王新这样半路出家、急着出手的种植户不同,绝大多数的种植户都扛着,想等着土豆价格起来了再卖,但对于土豆价格的未来走势大家又无法预测。眼看着寒冬即将来临,这么扛下去万一价格起不来,而土豆却冻坏了,农民的损失就更加惨重,这种局面让当地政府的领导们坐不住了。
史万钧表示,如果“薯市”出了问题,那么作为“薯都”的乌兰察布市受影响也就最大。因此他们超前谋划,决定在市场及媒体力量较大的北京市召开一次有影响的马铃薯展洽会。

今年9月26日,在北京举办的马铃薯展洽会上,来自全国的以华北和长三角地区为主的500多个客商参加会议,当场签订了一些订单。
针对内蒙古土豆滞销,商务部采

“薯都”销薯之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好好用文档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7-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