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限塑”三年之痒.doc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限塑”三年之痒
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这份通知也被广泛地称为“限塑令”。
转眼间,“限塑令”已实施三年。但记者调查发现,虽然北京的大型连锁超市已基本做到有偿提供塑料购物袋,但在农贸市场和路边摊点,免费塑料袋仍“被广泛用来装食品或者果蔬”,不合格塑料袋仍大行其道。
在2011年12月20 日国际食品包装协会举行的“2011中国食品包装论坛发布会”上,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对“限塑”的成果用“喜忧参半”一词来形容。
究竟是什么让“限塑令”执行中困难重重?而“限塑令”后市民生活又有怎样的变化?本刊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农贸市场仍“我行我塑”
2011年12月26日下午五点左右,记者在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附近的一个社区菜市场看到,活跃在菜市场各个摊位的居民手上普遍提着四五个塑料袋。

28岁的王炯手里拎着一袋番茄、一袋娃娃菜、一袋芹菜、还有香菜、姜和蒜等,大袋套小袋,加起来共用了六个塑料袋。
王炯说,平常他和女朋友去超市都会自备购物袋,免得多花钱,“但在菜市场不一样,塑料袋都不用另外收费,而很多青菜带着泥土会把购物袋弄脏,还是直接用他们免费提供的塑料袋最省事。”另外,“从菜市场拿回来的塑料袋还会用作垃圾袋。”
一个生意较好的菜摊主李大姐告诉记者,她一天要用几百个塑料袋,“这种塑料袋很便宜,论斤称,,10块钱能买10多捆,每捆有70多个。”李大姐告诉记者,“这种塑料袋成本低,还可以为附近买菜的居民带来便利。”当问及“限塑令”时,李大姐表示知道,但是对商贩来说作用微乎其微。“因为消费者已经习惯了这种消费模式,只有在超市里塑料袋收费才是合理的,在这种菜市场应该免费。在这里谁要是对塑料袋进行收费,那他的生意肯定就做不下去了。”“而且有些人就买几块钱的青菜,还收人家几毛钱塑料袋钱,人家谁愿意!”李大姐说。
按照“限塑令”及塑料购物袋国家标准,厚度在
、销售及使用;超市、商场、集贸市场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此外,塑料袋上应标注环保性文字、安全警示、生产厂家、承重等信息,直接接触食品的塑料袋应注明“食品用”字样。
这家社区菜市场提供的塑料袋均没有任何说明,而且摊主多免费向顾客发放超薄塑料袋。记者看到,在市场的一处角落里,彩色的超薄塑料袋堆积一团,“限塑令”在这里失去效力。
与菜市场相比,超市、商场等其他零售场所又如何呢?记者随后来到了朝阳区慈云寺桥西北角的家乐福,在收银处记者见到很多顾客都自备环保袋,有的顾客购买的物品较少,结完帐后直接把商品塞进挎包内,有的购买的物品太多或者忘记带环保袋了,才买塑料袋。
正在购物的刘莹,是一家广告公司的文员,她指着购物车里精美的环保袋说:“我每次来超市都带着它,既省钱,又时尚,还可在减少塑料袋浪费的同时支持者,以前来超市,她习惯向收银员要好几个塑料袋,将不同种类的商品分装在不同袋子里;“限塑令”颁布后,开始觉得很不方便,后来自备环保袋进超市成了习惯,“塑料袋能不买就不买”。

在北京,“限塑令”颁布后,这样的消费者并不鲜见,部分消费者的环保意识确实在提升,“白色污染”问题也得到一定程度抑制。但如何让农贸

“限塑”三年之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好好用文档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17-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