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屑岩的颜色
碎屑岩的颜色是碎屑岩最醒目的标志,是鉴别岩石、划分和对比地层、分析判断古气候和古地理条件的重要依据之一。
一、碎屑岩颜色的成因类型
碎屑岩的颜色,按成因可分为三类,即继承色、自生色和次生色。继承色和自生色都是原生色。
碎屑岩的颜色
(原生色)
继承色主要取决于陆源碎屑颗粒的颜色,而碎屑颗粒是母岩机械风化的产物,故碎屑岩的颜色继承了母岩的颜色。
石英砂岩、石英砾岩因为碎屑石英无色透明而呈白色、灰白色
碎屑岩的颜色
(原生色)
由沉积物质及早期成岩过程中自生矿物赋予岩石的颜色,称自生色。比如,含海绿石或鲕绿泥石的岩石常呈各种色调的绿色和黄绿色,红色软泥是因为其中含赤铁矿。
碎屑岩的颜色
主要是在成岩作用阶段或风化过程中,沉积岩原生组分发生次生变化,由新生成的次生矿物所造成的颜色。这种颜色多半是由氧化作用或还原作用、水化作用或脱水作用,以及各种矿物(化合物)带入岩石中或从岩石中析出等引起的。
泥浆污染
油侵
碎屑岩的颜色
二、引起碎屑岩颜色的原因
碎屑岩的颜色主要取决于岩石的成分,即取决于岩石中所含的染色物质——色素的种类与比例。
碎屑岩的颜色
大多数粘土岩由暗灰色变为黑色,是因为存在有机质或分散状硫化铁造成的。岩石的颜色随着有机碳含量的增加而变深,表明岩石形成于还原或强还原环境中。
、棕、黄色
通常是由于岩石中含有铁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赤铁矿、褐铁矿等)染色的结果。若系自生色,则表示沉积时为氧化或强氧化环境。
碎屑岩的颜色
3、绿色
岩石的绿色多数是由于其中含有低价铁的矿物(如海绿石、鲕绿泥石等)所致;少数是由于含铜的化合物所致,如含孔雀石而呈鲜艳的绿色。若系自生色,绿色一般反映弱氧化或弱还原环境。
除自生矿物外,碎屑岩的绿色有时是由于含有绿色的碎屑矿物,如角闪石、阳起石、绿泥石、绿帘石等所致;而泥质岩的绿色还常因含伊利石而造成。
碎屑岩的颜色
影响颜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岩石成分和风化程度外,岩石颗粒大小、干湿程度、光照等对颜色都有很大影响。粒度越细、越湿、越阴暗时,色调越深;反之色浅。因此,在观察颜色时,必须看岩石新鲜面,并需说明它们是在怎样的岩石状态下测定的。
在进行野外描述时,颜色的描述应逐层进行,在岩层范围内还要考虑到沿裂缝和向深处的变化、斑点颜色的分布,并需查明颜色的原生性或次生性并推测其成因。
碎屑岩的颜色
第十三章陆源碎屑岩各论
第一节砾岩
第十三章(第1节)砾岩和角砾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