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平复帖》的释文与今译】是由【鼠标】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平复帖》的释文与今译】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在我复帖》了。它早于《三希堂法帖》。"三希"除王洵《伯远帖》为真迹外,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均为唐代等书法家摹本,而《平复帖》不但是真迹,而且是唯一的传世孤本,因此,它被称为"天下第一帖"。
陆机(261-303 年),字士衡,西晋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祖父陆逊、父亲陆抗都是三国时吴国名将。陆机与其弟陆云的文才与书法均倾动一时,并称"二陆"。这份《平复帖》纸本墨迹, 厘米, 厘米,9 行84 字,首句因有"平复"二字得名。书体为章草,是草书的一种。草书始创于汉初,汉魏之间出现章草,特点是分波磔(左右撇),字不连绵,便于缮写。此帖虽字数不多,但很难认,可说文字奇古,宛如天书,加上晋人尺牍造语,更难释读。据说明代收藏家张丑在《真晋斋记》中只释读了14 字。我复帖》全文释读出来的是启功先生。1964年启老见此帖后,以其广博学识和对书法的精通,释读了全文。他在《启功丛稿》中释文如下:"彦先羸察,恐难平复。往属初病,虑不止此。此已为庆。承使唯男,幸为复失前忧耳。吴子杨往初来主, 吾不能尽。临西复来,威仪详。举动成观, 自躯体之美也。思识量之迈前,势所恒有,宜称之。夏伯荣寇乱之际,闻问不悉。"
释文问题解决之后, 剩下一个课题就是今译, 要将此信内容译成现代白话文,以便阅读与理解。2012 年7 月幸得中贾启明同志回信,原文如下:
"《平复帖》我以为不是如资料(按:《中华文物鉴赏》,1990 年江苏教育出版社版)所说是向友人问疾的书札,而是写给他弟弟陆云的信札。里面谈的是彦先、吴子杨、夏伯荣三人的近况。
'彦先体弱多病,恐难完全康复,以往初病如果及时救治,不致如此。能维持到现在这个样子,已属值得庆幸。现在有儿子照顾,可以无虑。吴子杨初来我家, 没尽到地主之谊。如今再来,威仪举止审慎挺立,举止有模有样,自有一种较前气宇轩昂气象,思想之前卫,应是他具有的,应予称赞。夏伯荣处在寇乱之际,没有他的消息。'"
《平复帖》现藏故宫博物院,它流传有绪,曾经唐、五代、宋、元、明、清代官府名人收藏,包括宋徽宗赵佶金签印玺,明代董其昌等人题跋,清代归内府,转亲王府第,1937 年恭亲王之孙售予张伯驹,1956年张先生将此帖等文物捐献给的。
(宋惕冰
《平复帖》的释文与今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