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生子的逻辑
未婚生子随即就开始工作的法国司法部长达蒂,在工作上敬业,但在抚养女儿的事业上却失职了
法国人不仅以悠久历史与文化,更以鲜活的事实向世人证实,他们是多么地浪漫不羁:单身的42岁法国司法部长达蒂刚刚产下了一个女儿。
孩子的父亲是谁?可能的候选人,从无名精子捐献者、前男友,一直排到西班牙前首相,甚至总统萨科奇。他们都可满足她对高个头、金发男人的偏好。达蒂一直没有公开这个最关键的谜底。她只是说,自己的个人生活很“复杂”。
她的沉默撩起了媒体更为强烈的好奇心。有人说,若干资深的媒体人士事实上知道孩子父亲的身份。他们“压抑自己的职业良心”没有曝光,只是因为害怕会触犯与隐私相关的法规,惹上官司。公众的好奇心,不指望总能得到满足的。
在当代法国,做单身母亲并非一件让人羞耻的事情。2006年的一项人口调查显示,法国非婚生子女超过了婚生子女。不知道是因为家庭伦理观的宽容,还是因为已然明显的社会现实,法律对此表现出了其灵活柔韧的适应能力。几经辩论,法国议会于
2000年通过了《家庭伴侣法》,规定同居伴侣可以登记为一种新型的“家庭伴侣关系”――比自由恋爱的关系牢固些,又还没走到正式婚姻的地步。这算是在男女激情和家庭稳定两种诉求之间达成的妥协。在考量人性自由和社会约束的艰苦试验中,法国人历来勇字当头。
英国的《独立报》评论过,法国人对待政治人物的私生活,大度得“臭名昭著”。有这种宽容甚至是放任,达蒂在公布怀孕消息时才可以落落大方。对媒体来说,这不是丑闻,顶多归入花边。对岸的克林顿同学一定羡慕得要死。在他效忠的美国,公众不放过任何一个政治人物个人节操上的瑕疵,尤其是跟性有关系的。美国政坛八卦中频频曝出的性丑闻,不完全是党派攻击和媒体炒作,也因为他们的政治文化中有一种清教徒的传统,人们习惯于把政治人物的道德水准和执政能力混在一起。很难想象萨科奇闪电离婚、再婚的一幕会发生在“保守的”白宫。我很好奇法国人如何看待中国已成公开秘密的官员圈养情妇现象?性虽然是中国人最忌讳的,但敢的官员们却是最大胆不羁的先锋派。
达蒂究竟给职业女性们树立了一个什么样的榜样?她早说过,她需要一个孩子,来让自己的生活完整些――姑娘们,如果你们有足够的自信和经济独立,就生下自己的孩子吧!让孩子自己学走路,让他们的父亲打车去吧。生下女儿仅仅5天后,她重返爱丽舍宫的办公室,脸上带着只有新妈妈才有的神气。按照她助手的说法,产后不到24小时,达蒂就要求把文件拿到医院来。“生孩子并不是生病”,她很干脆
未婚生子的逻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