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县跃洲及河田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公示文件
公示时间:二〇一五年三月
总则
规划范围
规划区包括罗坳镇跃洲村的大部分和贡江镇河田村的北部,东侧以贡江为界,东北至现状323国道,西北至现状赣龙铁路,西侧至贡江下游,(下称“规划区”)。
规划适用
本规划适用于规划区范围内各地块、各类别用地的土地使用、相关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市政工程设计及建设管理等工作。
目标定位与发展规模
目标定位
于都县城西翼重要的高品质、低密度滨江型宜居住区和休闲养生基地。
主要功能
生态居住、休闲养生等。
发展规模
(一)人口规模:规划居住(含村庄安置)。
(二)用地规模:,%,主要位于规划区的中部贡江两岸。
用地布局
空间结构:一轴、两带、两片
一轴:指临江发展轴,两个片区都是拥江发展,形成临江发展轴。
两带:指滨江绿带。通过预留和保护滨江开放空间,形成两条滨江绿带,保留有大量生态岸线,强化规划区的宜居品质。
两片:指因贡江分割形成的两大相对独立的片区—跃洲片区和河田片区
土地使用结构
,各类建设用地的规模与比例见附表1。
土地使用兼容性
(一)建设项目的选址和建设用地的使用,应当符合本规划的要求,并遵循《江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导则》中常用城市建设用地规划与兼容类型的规定。
(二)在土地开发建设过程中,因城市建设发展需要,土地使用性质可有条件地进行调整,但应符合以下规定:
(1)应符合相关法律、条例、规范的规定。
(2)先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调整意见,再报原审批机关批准。
(3)调整、变更应同时符合用地及建筑相容性的规定。
(三)本规划所确定的土地用途是对未来土地使用的控制与引导,现状合法的土地用途与本规划规定用途不符的,原则上可继续保持原有的使用功能;一旦这类土地进行改造与重建时,必须与本规划规定的用途相符。
道路交通规划
规划区道路等级分为交通性主干路、生活性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个等级。规划主要道路见附表2。
应严格按规定进行道路等级及道路红线宽度的控制。
道路红线内的用地为城市道路用地(包括上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道路在修建过程中,断面形式可适当调整,但红线宽度不应任意改变。
交叉口管制
(一)道路交叉口形式
城市道路交叉口,应根据相交道路的等级、交叉口周围用地的性质等方面条件,确定交叉口的形式,主要按下表进行规划控制。
表4-1道路交叉口的形式
相交道路
主干路
次干路
支路
主干路
A,B
B,C
C,D
次干路
C,D
C,D
支路
D,E
注:A为立体交叉口;B为展宽式信号灯管理平面交叉口(渠化交通);C为平面环形交叉口;D为信号灯管理平面交叉口;E为不设信号灯的平面交叉口。
(二)转弯半径控制
区内道路交叉口转弯半径结合规划区实际情况按下表控制:
表4-2道路交叉口转弯半径一览表
道路相交形式
车行道外侧缘石半径(米)
50米与40米、30米
30
50米与24米
25
50米与15米
15
40米、30米
25
40米、30米与24米
20
40米、30米与15米
15
居住区道路红线转弯半径不得小于6米。
公共交通规划
结合片区中心、大型居住社区等设施等设置1个小型公交枢纽站,位于跃湾路与葛藤路交叉口东北侧,占地面积3805平方米。
交通设施规划
(一)公共停车场
规划新建2个公共停车场,,。,每车位25平方米,提供414个车位;。每个停车场的服务半径为300米。
表4-3 公共停车场规划一览表
序号
位置
总规模(平方米)
机动车停车场规模(平方米)
机动车车位数(个)
自行车停车场规模(平方米)
非机动车车位数(个)
备注
1
葛藤路与南山路交叉口西北侧
6761
5409
216
1352
901
新建
2
兰屋路与独岭路交叉口西北侧
6199
4959
198
1240
826
新建
合计
12960
10368
414
2592
1727
(二)加油站
规划新建1座加油站,位于跃州大道与洲心路交叉口东南侧,占地面积3687平方米,~。
道路竖向规划
本次规划新建的道路的最大坡度不超过8%,%。现状道路和已设计道路保护现状标高和坡度不变,区内绿化范围的道路标高顺应自然标高设置。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行政管理与社区
于都县跃洲及河田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