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以经典诵读培养“工匠精神”.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以经典诵读培养“工匠精神”



【摘要】通过对“工匠精神”内涵的深度阐释,提出以经典诵读的方式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方法,并?哪谌菅≡瘛⒖?展模式、评价方式等方面阐述经典诵读教学方式的操作流程。
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
【关键词】教学模式;经典诵读;工匠精神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2-0068-02
工匠,是对一些有着娴熟技术的人的褒称,这些工匠不仅以某种技术谋生,更以这种技术立命。因此,工匠对自身技术的坚守、对品牌的维护和对产品的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核心。
高职教育的“人才观”与我们理解的工匠之间,“同”在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异”在今天的工匠不与新技术对立,而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时代赋予了“工匠精神”更为全面和积极的精神内涵: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严谨敬业、勇于创新、积极探索,这些新时期“工匠精神”的标签,在很多领域都是于激烈竞争中保持长盛不衰的原因所在,这些精神是职业技术领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必备的品质,也是高质量产品的保障。基于此,本文着力探讨通过经典诵读培养学生
“工匠精神”的方法。
一、经典诵读活动的内容选择
通过文学与人文素养关系、经典文学与“工匠精神”关系的研究,首先选择有丰富研究成果的代表性国学经典,这些“经典”指的是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是经过时间淘洗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中华古代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智慧结晶的古书,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庄子》《诗经》《史记》及古代蒙学读物《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内在品质方面仍能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耐心、专注、坚持的工匠精神,还可以开发更多的经典诵读内容,范围将拓展到一切被历史证明的、具有积极意义的、体现匠人精神的经典,比如《日式管理精神》《纪念白求恩》等外国经典文学或红色经典。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书中提到:重读经典,不仅意味着对一种阅读记忆的重温,更意味着站在今天的角度对经典的重新解读,以释放出经典所蕴藏的跨越时空的巨大能量。
二、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模式
诵读不仅局限于课堂,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高职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灵活性研究各种诵读形式、探索各类诵读模式,针对不同年龄段(年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诵读模式,比如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社团组织等。
课内,我们可以将经典诵读融入语文课堂,从现有教材中充分挖掘可用素材,还可以开设经典诵读选修课,补充更多的读本。这一模式适合低年级同学。课外,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社团活动进行经典诵读,还可以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诵读比赛,参与诵读公演。这一模式更适合高年级同学。
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刘国钧分院为例,经典诵读分为两个实施阶段:第一阶段针对一、二年级学生,第二阶段针对三、四年级学生。第一阶段的诵读内容主要来自课本,有现代诗歌、古典诗词、经典散文等,然后结合高职语文教材中的“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活动”环节在课上进行诵读训练。第一阶段的经典诵读从内容上看,是

以经典诵读培养“工匠精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8888u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17-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