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文后参考文献是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后参考文献反映文中有关内容的科学依据和有关资料的出处,或提供文中提及而没有展开的内容的详尽文本。文后加注参考文献不仅有助于读者了解有关内容,而且是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体现。此外,文后参考文献还是对期刊论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
本文根据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1~3 ],就文后参考文献著录项目,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志和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等作介绍和说明。
1 术语和定义
与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有关的术语和定义主要有[1]:
1) 主要责任者:对文献的知识内容或艺术内容负主要责任的个人或团体。主要责任者包括著者、编者、学位论文撰写者、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报告撰写者、标准提出者、析出文献的作者等。
2) 专著:以单行本形式或多卷册形式,在限定的期限内出版的非连续性出版物。它包括以各种载体形式出版的普通图书、古籍、学位论文、技术报告、会议文集、汇编、多卷书、丛书等。
3) 连续出版物:一种载有卷期号或年月顺序号、计划无限期地连续出版发行的出版物。它包括以各种载体形式出版的期刊、报纸等。
4) 析出文献:从整本文献中析出的具有独立篇名的文献。
5) 电子文献:以数字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存储在磁、光、电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或相关设备使用的记录有知识内容或艺术内容的文献信息资源,包括电子书刊、数据库、电子公告等。
6) 顺序编码制:一种文后参考文献的标注体系,即引文采用序号标注,参考文献表按引文的序号排序。
7) 著者-出版年制:一种文后参考文献的标注体系,即引文采用著者-出版年标注,参考文献表按著者字顺和出版年排序。
8) 合订题名: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著作汇编而成的无总题名的文献中各部著作的题名。
9) 并列题名:在文献著录信息源中出现的对应于正题名的另一种语言文字的题名。它包括对应于正题名的外文题名、少数民族文字题名等,但不包括汉语拼音题名。
2 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志[1~3 ]
1)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参考文
献类型
普通
图书
会议
论文
报纸
文章
期刊
文章
学位
论文
报
告
标
准
专
利
汇
编
参考
工具
文献类
型标志
M
C
N
J
D
R
S
P
G
K
2)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3)对于数据库、计算机程序及电子公告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
数据库
计算机程序
电子公告
电子文献类型标志
DB
CP
EB
4)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志: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志中同时表明其载体类型。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
文献著录格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