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PCB布线实践指南.pdf


文档分类:汽车/机械/制造 | 页数:约16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4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高速PCB布线实践指南 】是由【闰土】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6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速PCB布线实践指南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高速PCB布线实践指南
时间:2008-03-27 22:49 来源:美国模拟器件公司 点击: 4648

虽然印制电路板(PCB)布线在高速电路中具有关键的作用,但它往往是电路设计
过程的最后几个步骤之一。高速PCB布线有很多方面的问题,关于这个题目已有
人撰写了大量的文献。本文主要从实践的角度来探讨高速电路的布线问题。主要
目的在于帮助新用户设计高速电路PCB布线时对

虽然印制电路板(PCB)布线在高速电路中具有关键的作用,但它往往是电路设计
过程的最后几个步骤之一。高速PCB布线有很多方面的问题,关于这个题目已有
人撰写了大量的文献。本文主要从实践的角度来探讨高速电路的布线问题。主要
目的在于帮助新用户设计高速电路PCB布线时对需要考虑的多种不同问题引起
注意。另一个目的是为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接触PCB布线的客户提供一种复习资
料。由于版面有限,本文不可能详细地论述所有的问题,但是我们将讨论对提高
电路性能、缩短设计时间、节省修改时间具有最大成效的关键部分。
虽然这里主要针对与高速运算放大器有关的电路,但是这里所讨论的问题和方法
对用于大多数其它高速模拟电路的布线是普遍适用的。当运算放大器工作在很高
的射频(RF)频段时,电路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PCB布线。“图纸”上看起来
很好的高性能电路设计,如果由于布线时粗心马虎受到影响,最后只能得到普通
的性能。在整个布线过程中预先考虑并注意重要的细节会有助于确保预期的电路
性能。
原理图
尽管优良的原理图不能保证好的布线,但是好的布线开始于优良的原理图。在绘
制原理图时要深思熟虑,并且必须考虑整个电路的信号流向。如果在原理图中从
左到右具有正常稳定的信号流,那么在PCB上也应具有同样好的信号流。在原理
图上尽可能多给出有用的信息。因为有时候电路设计工程师不在,客户会要求我
们帮助解决电路的问题,从事此工作的设计师、技术员和工程师都会非常感激,
也包括我们。
除了普通的参考标识符、功耗和误差容限外,原理图中还应该给出哪些信息呢?
下面给出一些建议,可以将普通的原理图变成一流的原理图。加入波形、有关外
壳的机械信息、印制线长度、空白区;标明哪些元件需要置于PCB上面;给出调
整信息、元件取值范围、散热信息、控制阻抗印制线、注释、扼要的电路动作描
述......以及其它。
谁都别信
如果不是你自己设计布线,一定要留出充裕的时间仔细检查布线人的设计。在这
点上很小的预防抵得上一百倍的补救。不要指望布线的人能理解你的想法。在布 : .
线设计过程的初期你的意见和指导是最重要的。你能提供的信息越多,并且整个
布线过程中你介入的越多,结果得到的PCB就会越好。给布线设计工程师设置一
个暂定的完成点——按照你想要的布线进展报告快速检查。这种“闭合环路”方
法可以防止布线误入歧途,从而将返工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需要给布线工程师的指示包括:电路功能的简短描述,标明输入和输出位置的
PCB略图,PCB层叠信息(例如,板子有多厚,有多少层,各信号层和接地平面的
详细信息——功耗、地线、模拟信号、数字信号和RF信号);各层需要那些信号;
要求重要元件的放置位置;旁路元件的确切位置;哪些印制线很重要;哪些线路
需要控制阻抗印制线;哪些线路需要匹配长度;元件的尺寸;哪些印制线需要彼
此远离(或靠近);哪些线路需要彼此远离(或靠近);哪些元器件需要彼此远离(或
靠近);哪些元器件要放在PCB的上面,哪些放在下面。永远不要抱怨需要给别
人的信息太多—太少吗?是;太多吗?不。
一条学习经验:大约10年前,我设计一块多层的表面贴装电路板——板子的两
面都有元件。用很多螺钉将板子固定在一个镀金的铝制外壳中(因为有很严格的
防震指标)。提供偏置馈通的引脚穿过板子。该引脚是通过焊接线连接到PCB上
的。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装置。板子上的一些元件是用于测试设定(SAT)的。但是
我已经明确规定了这些元件的位置。你能猜出这些元件都安装在什么地方吗?对
了,在板子的下面。当产品工程师和技术员不得不将整个装置拆开,完成设定后
再将它们重新组装的时候,显得很不高兴。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犯过这种错误了。
位置
正像在PCB中,位置决定一切。将一个电路放在PCB上的什么位置,将其具体的
电路元件安装在什么位置,以及其相邻的其它电路是什么,这一切都非常重要。
通常,输入、输出和电源的位置是预先确定好的,但是它们之间的电路就需要“发
挥各自的创造性”了。这就是为什么注意布线细节将产生巨大回报的原因。从关
键元件的位置入手,根据具体电路和整个PCB来考虑。从一开始就规定关键元件
的位置以及信号的路径有助于确保设计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一次就得到正确的
设计可以降低成本和压力——也就缩短了开发周期。
旁路电源
在放大器的电源端旁路电源以便降低噪声是PCB设计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包括对高速运算放大器还是其它的高速电路。旁路高速运算放大器有两种常
用的配置方法。
电源端接地:这种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最有效的,采用多个并联电容器将运
算放大器的电源引脚直接接地。一般说来两个并联电容就足够了——但是增加并
联电容器可能给某些电路带来益处。
并联不同的电容值的电容器有助于确保电源引脚在很宽的频带上只能看到很低
的交流(AC)阻抗。这对于在运算放大器电源抑制比(PSR)衰减频率处尤其重要。 : .
该电容器有助于补偿放大器降低的PSR。在许多十倍频程范围内保持低阻抗的接
地通路将有助于确保有害的噪声不能进入运算放大器。图1示出了采用多个并联
电容器的优点。在低频段,大的电容器提供低阻抗的接地通路。但是一旦频率达
到了它们自身的谐振频率,电容器的容性就会减弱,并且逐渐呈现出感性。这就
是为什么采用多个电容器是很重要的原因:当一个电容器的频率响应开始下降
时,另一个电容器的频率响应开始起作用,所以能在许多十倍频程范围内保持很
低的AC阻抗。

直接从运算放大器的电源引脚入手;具有最小电容值和最小物理尺寸的电容器应
当与运算放大器置于PCB的同一面——而且尽可能靠近放大器。电容器的接地端
应该用最短的引脚或印制线直接连至接地平面。上述的接地连接应该尽可能靠近
放大器的负载端以便减小电源端和接地端之间的干扰。图2示出了这种连接方
法。 : .

对于次大电容值的电容器应该重复这个过程。
置,(或大一点儿)的具有低等效串联电阻(ESR)的电解
电容器。
性能。
电源端到电源端:另外一种配置方法采用一个或多个旁路电容跨接在运算放大器
的正电源端和负电源端之间。当在电路中配置四个电容器很困难的情况下通常采
用这种方法。它的缺点是电容器的外壳尺寸可能增大,因为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是
单电源旁路方法中电压值的两倍。增大电压就需要提高器件的额定击穿电压,也
就是要增大外壳尺寸。但是,这种方法可以改进PSR和失真性能。
因为每种电路和布线都是不同的,所以电容器的配置、数量和电容值都要根据实
际电路的要求而定。
寄生效应
所谓寄生效应就是那些溜进你的PCB并在电路中大施破坏、令人头痛、原因不明
的小故障。它们就是渗入高速电路中隐藏的寄生电容和寄生电感。其中包括由封
装引脚和印制线过长形成的寄生电感;焊盘到地、焊盘到电源平面和焊盘到印制
线之间形成的寄生电容;通孔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许多其它可能的寄生效应。
图3(a)示出了一个典型的同相运算放大器原理图。但是,如果考虑寄生效应的
话,同样的电路可能会变成图3(b)那样。 : .

在高速电路中,很小的值就会影响电路的性能。有时候几十个皮法(pF)的电容就
足够了。相关实例:如果在反相输入端仅有1pF的附加寄生电容,它在频率域可
以引起差不多2dB的尖脉冲(见图4)。如果寄生电容足够大的话,它会引起电路
的不稳定和振荡。 : .

当寻找有问题的寄生源时,可能用得着几个计算上述那些寄生电容尺寸的基本公
式。公式(1)是计算平行极板电容器(见图5)的公式。


C表示电容值,A表示以cm2为单位的极板面积,k表示PCB材料的相对介电常
数,d表示以cm为单位的极板间距离。
带状电感是另外一种需要考虑的寄生效应,它是由于印制线过长或缺乏接地平面
引起的。
式(2)示出了计算印制线电感(Inductance)的公式。参见图6。
: .

W表示印制线宽度,L表示印制线长度,H表示印制线的厚度。全部尺寸都以mm
为单位。
cm的印制线的影
响。其等效寄生电感为29 nH(10-9H),足以造成持续的低压振荡,会持续到整
个瞬态响应周期。图7还示出了如何利用接地平面来减小寄生电感的影响。

通孔是另外一种寄生源;它们能引起寄生电感和寄生电容。公式(3)是计算寄生
电感的公式(参见图8)。 : .


T表示PCB的厚度,d表示以cm为单位的通孔直径。
公式(4)示出了如何计算通孔(参见图8)引起的寄生电容值。

er表示PCB材料的相对磁导率。T表示PCB的厚度。D1表示环绕通孔的焊盘直
径。D2表示接地平面中隔离孔的直径。所有尺寸均以cm为单位。 cm
pF的寄生电容;这就
是为什么在给PCB布线时一定要时刻保持戒备的原因,要将寄生效应的影响降至
最小。
接地平面
实际上需要讨论的内容远不止本文提到的这些,但是我们会重点突出一些关键特
性并鼓励读者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 : .
接地平面起到公共基准电压的作用,提供屏蔽,能够散热和减小寄生电感(但它
也会增加寄生电容)的功能。虽然使用接地平面有许多好处,但是在实现时也必
须小心,因为它对能够做的和不能够做的都有一些限制。
理想情况下,PCB有一层应该专门用作接地平面。这样当整个平面不被破坏时才
会产生最好的结果。千万不要挪用此专用层中接地平面的区域用于连接其它信
号。由于接地平面可以消除导体和接地平面之间的磁场,所以可以减小印制线电
感。如果破坏接地平面的某个区域,会给接地平面上面或下面的印制线引入意想
不到的寄生电感。
因为接地平面通常具有很大的表面积和横截面积,所以使接地平面的电阻保持最
小值。在低频段,电流会选择电阻最小的路径,但是在高频段,电流会选择阻抗
最小的路径。
然而也有例外,有时候小的接地平面会更好。如果将接地平面从输入或者输出焊
盘下挪开,高速运算放大器会更好地工作。因为在输入端的接地平面引入的寄生
电容,增加了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电容,减小了相位裕量,从而造成不稳定性。正
如在寄生效应一节的讨论中所看到的,运算放大器输入端1 pF的电容能引起很
明显的尖脉冲。输出端的容性负载——包括寄生的容性负载——造成了反伩荃쌀
中的极点。这会降低相位裕量并造成电路变得不稳定。
如果有可能的话,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包括各自的地和接地平面——应该分
开。快速的上升沿会造成电流毛刺流入接地平面。这些快速的电流毛刺引起的噪
声会破坏模拟性能。模拟地和数字地(以及电源)应该被连接到一个共用的接地点
以便降低循环流动的数字和模拟接地电流和噪声。
在高频段,必须考虑一种称为“趋肤效应”的现象。趋肤效应会引起电流流向导
线的外表面——结果会使得导线的横截面变窄,因此使直流(DC)电阻增大。虽然
趋肤效应超出了本文讨论的范围,这里还是给出铜线中趋肤深度(Skin Depth)
的一个很好的近似公式(以cm为单位):

低灵敏度的电镀金属有助于减小趋肤效应。
封装
运算放大器通常采用不同的封装形式。所选的封装会影响放大器的高频性能。主
要的影响包括寄生效应(前面提到的)和信号路径。这里我们集中讨论放大器的路
径输入、输出和电源。
图9示出了采用SOIC封装(a)和SOT-23封装(b)的运算放大器之间的布线区别。
每种封装都有它自身的一些问题。重点看(a),仔细观察反馈路径就发现有多种 : .
方法连接反馈。最重要的是保证印制线长度最短。反馈路径中的寄生电感会引起
振铃和过冲。在图9(a)和9(b)中,环绕放大器连接反馈路径。图9(c)示出了另
外一种方法——在SOIC封装下面连接反馈路径——这样就减小了反馈路径的长
度。每种方法都有细微的差别。第一种方法会导致印制线过长,会增大串联电感。
第二种方法采用了通孔,会引起寄生电容和寄生电感。在给PCB布线时必须要考
虑这些寄生效应的影响及其隐含的问题。SOT-23布线差几乎是最理想的:反馈
印制线长度最短,而且很少利用通孔;负载和旁路电容从很短的路径返回到相同
的地线连接;正电源端的电容(图9(b)中未示出)直接放在PCB背面的负电源电
容的下面。

低失真放大器的引脚排列:ADI公司提供的一些运算放大器(例如AD80451)采用
了一种新的低失真引脚排列,有助于消除上面提及的两个问题;而且它还提高了
其它两个重要方面的性能。LFCSP的低失真引脚排列,如图10所示,将传统运 : .
算放大器的引脚排列按着逆时针方向移动一个引脚并且增加了一个输出引脚作
为专用的反馈引脚。

低失真引脚排列允许输出引脚(专用反馈引脚)和反相输入引脚之间可以靠近连
接,如图11所示。这样极大地简化和改善了布线。 : .

高速PCB布线实践指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闰土
  • 文件大小5.10 MB
  • 时间2023-05-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