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知青文化的历史与传承.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知青文化的历史与传承



摘要:知青文化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初期发展阶段中的特殊产物,其具有鲜明的时代政治和经济的特征,也形成了新中国农业和农村的独特文化形态。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经济发展、政治开明,文化和历史反思成为社会的一种潮流。知青文化再次成为亲历者和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知青文化的主流精神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并且知青文化的开放性和传递性也深深地影响着社会大众。因此,需要我们对知青文化的历史和传承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文章从知青文化出发,论述了知青文化发展的五个阶段,并详细地分析了知青文化的精神传承和文化传承。
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
关键词:知青文化知青精神历史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045-02
知青是上世纪50年代我国为解决就业问题而下放到农村的知识青年的简称。在1955年,毛泽东同志提出: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句话成为了后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口号。从这一年开始共青团开始组建农场,并鼓励和组织年轻人参加垦荒运动,在长达22年的知青时期,有1200万到1800万知识青年“去农村接受再教育”,这为农村和垦区的建设提供了相应的助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衍生出的文化冲击、文化特质、文化传承值得我们深入地进行研究和分析。本文从知青文化出发,论述了知青文化发展的五个阶段,并详细分析了知青文化的精神传承和文化传承。
一、知青文化
知青是我国具有文化内涵和特殊历史意义的一代人,他们凝聚着一代人的向心力和奋斗精神,并且经历较为坎坷,下乡生活较为辛苦,是那个时代最为突出的群体。知青文化是特指这一代人通过下乡的生活经历所表达的各种文化特质,在知青时代和知青时代后期这种文化特质显得更为突出,主要体现在文学、美术、音乐、文化活动等方面,其表现形式较多为样,多以反映他们当时生活状态、内心感受、情感经历、社会导向、个人诉求等内容为主。自1950年中国就有了知青文化,并且这种文化已经影响到了当时的社会进程,直到1979年知青运动才告一段落。虽然有的知青经历了少则三五年多则几十年的劳动生活,但知青文化和知青精神对知青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记忆是苦难的、复杂的,精神是乐观的、悲壮的。其文化形态一直在延伸并发挥着重要影响,并且已经成为了我国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二、知青文化的发展阶段
。知青文化发展初期是从1958年到1966年,这个时期社会发展迟缓,为了解决城镇人口的增长问题、劳动就业问题、粮食供应等社会敏感的主要问题,政府出台了动员知识青年去农村工作,支援垦区、支援农村、支援边疆的政策,在这个阶段有129万知青到边疆或垦区工作。在这个时期为了与主流意识形态保持一致,作家们创作了大量的小说、诗词、歌曲,如:《征途》、《军队的女儿》等,这对当时的上山下乡运动起到了宣传和推动的作用。
。知青文学的崛起是在1980年到1990年,这一时期的知青早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基石,并且早期的知青已过不惑之年,大量

知青文化的历史与传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8888u
  • 文件大小30 KB
  • 时间2017-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