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大学精神与 企业文化.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大学精神与企业文化
孙雷原创| 2007-07-05 09:02 | 获1票投票投票人  修改
标签: 教育 学校 大学 文化 企业 
大学精神与企业文化,可能很少有人把它们相提并论,因为二者之间看上去没有太大的关联。其实不然,我一直认为这二者之间有着很大的联系,何以见得,我们只要在大学精神和企业文化之间加上三个字,他们之间的重要关系就显而易见,这三个字就是在座的大家——大学生,大学生是大学精神的主体,同样也可能成为企业文化的主体,正是因为这一主体,大学精神与企业文化事实存在着难以割舍的关联。
说到大学精神,在座的老师和同学应该比我有着更深的感悟和理解,包括你们大家每时每刻所受到的大学精神的影响和熏陶,非一般人能及。但我并不隐讳我自己对大学精神的思考。如何概括大学精神,我想这里面应该是共性和个性的完美结合,每所大学都有她的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大学就是推动文明、传播科学、教书育人、服务社会,这是共性。在这一共性的基础上,更让人关注的是不同大学所蕴含的各具特色的个性,这一个性是一个大学在经过长期的发展中所形成的特有的气质,这种气质与这个大学的发展历史、所处地域、学科设置等因素息息相关。正因为如此,我们在提到北大、清华、复旦、南大,包括江大,才会有不同的印象,我这里所谈的印象,绝非是一般意义上的名牌大学与普通大学之类的肤浅的区分,而是指不同大学所传递给社会、传递给大众的各具特色或者是特立独行的精神标记,这一点跟我们企业做品牌有点相似,一个成功的企业就是创造一个能让人记住的品牌,这个品牌可能只是两个字、三个字。清华强调“君子自强不息”,东南大学奉行“止于至善”,北大宣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这就是不同大学的个性精神,这些精神激励了一代代学子,推动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一座大学的大学精神和文化,绝非三言两语所能道尽,精神这个东西,可以言传,更侧重意会,当你步入一座有着深厚积淀的大学,你会被那里的空气所感染,你会为那里的青春气息而陶醉,那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似乎都有了灵性,这就是精神的魅力,大学的魅力。三年前,我第一次来到江大,也就是这种感觉,江大的前身系出名门,组建后的江大更是国家高等院校改革的先锋,在校门口看到赵朴老题写的“江苏大学”四个字,不同凡响的静穆之气,又让人感觉厚重与博大。百年传承的深厚底蕴和青春焕发的崭新面貌,让人觉得历史和文明穿越了百年时空在这里交汇,恍如百年一瞬间。在校名的背后是尉天池先生写的“博学、求是、明德”六个字,我仔细看过,潇洒的书法给人以美感,六字校训让人深思,这六个字内容简约、立意深远,很好的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结合,在与江大的交往中,我进一步得知江大人把“博学”视为机遇之源,把“求是”作为处事之道,把“明德”定为做人之本,这一精神值得推崇和思考,校训虽然不能全部涵盖大学精神,但我认为这六个字可以视为江大精神的简要概括。
前两年,我在南京大学学习,正逢南大百年校庆,蒋树声校长在全校开展“南大传统与大学精神”的讨论,广泛征集南大校训,经过广大师生参与酝酿,南大在她的百岁生日之际把她的校训确立为“诚朴雄伟、励学敦行”,这引起了我的兴趣,据我后来了解,南大在她的前五十年中,虽然历次更改校名,但一直都是有自己的校训的,1949年以后,新南大成立,由于种种原因,在五十多年的时间里,没有确立自己的校训。我当时就

大学精神与 企业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企业资源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