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经济一体化理论述评
一、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和类型
贝拉巴拉萨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对经济
一体化( )的解释如下:“在日常用语中,
一体化被定义为把各个部分结合为一个整体。在经济文献中,
‘经济一体化’这个术语却没有这样明确的含义。一方面,两个
独立的国民经济之间,如果存在贸易关系就可以认为是经济一体
化;另一方面,经济一体化又指各国经济之间的完全联合。这
里,经济一体化既被定义为一个过程,又被定义为事物的一种状
态。作为一个过程,它包含着旨在消除不同国家经济单位之间的
歧视;作为事物的一种状态,它表示各国经济之间不存在各种形
式的歧视”。对经济一体化理论,陈同仇、薛荣久两位教授颇
有总结性的研究。
经济一体化的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经济一体化,即
世界经济一体化,指世界各国经济之间彼此相互开放,形成一个
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有机体。狭义经济一体化,即地区经济一
体化,指区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在一个由政府授
权组成的并具有超国家性的共同机构下,通过制定统一的对内外
经济政策、财政与金融政策,等等,消除国别之间阻碍经济贸易
发展的障碍,实现区域内互利互惠、协调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经济一体化”词条,经济科学出版社
年版,第页。
最终形成一个政治经济高度协调统一的有机体的这一过程。
按经济体制划分,经济一体化曾被分为市场型经济一体化和
计划型经济一体化。从国际贸易的角度看,市场型经济一体化是
指“只在整个参加国之间采取歧视性的减少或取消贸易壁垒的贸
易政策”。所谓计划型经济一体化(社会主义经济一体化)是指
“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努力加强各国经济相互联系和相互补充的有
计划的调整过程,其办法是从结构上相互适应,并考虑在社会主
义国际分工和生产资源国际调配基础上实现生产合作化的可能
性,目的是在整个大家庭内创造扩大再生产的良好条件”。
根据经济一体化措施的性质,丁伯根又区分出了消极一体
化( )和积极一体化(
消极一体化仅涉及障碍的消除,即在成员国之间取消阻碍商品和
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众多措施,对政策的要求是相对简单的,如
减少规则、自由化等。消极一体化的措施可以被明确地定义,一
旦通过谈判和在条约中确定,就对成员国的政府、公司和私人部
门具有约束力,因此并不需要长期的政策制定机制,这些措施是
否被遵守由法院进行核查。积极一体化涉及修改现有的规章制度
或者制定新的规章制度,旨在为一体化经济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创
造平等运作的条件,对政策的要求较为复杂,例如协调、合作或
者统一等更高的一体化形式。积极一体化要求公共机构有采取行
动的责任,随着规模和时间变化而采取相应的政策,这就要求有
相应的政策制定机制来适应一体化的动态发展。
:《国际经济学》)第版, 年纽
约,第页。
梅尼希克夫等主编:《当代国际经济关系》中译本,社会科学文献出
版社年版,第页。
二、经济一体化的目标和内容
经济一体化本身不是目标,而是为更高的目标服务。最直接
的经济目标是增加所有参与合作的经济实体的繁荣,即通过一体
化在相关的区域内实现新的资源最优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增
加经济福利。长远目标包括实现持久的和平,即在参与者之间减
少武力冲突的危险,甚至建立统一的新政体。
经济一体化本质上是市场经济的一体化,从经济学角度上
看,市场可以区分为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与生产要素的市场。商品
和服务的自由流动是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内容,根据古典国际贸易
理论,商品自由交换保证对所有参与者的经济繁荣有积极影响,
如消费者选择低价格商品,来自规模经济的利益等。来自商品和
服务市场自由化的明显福利收益是一体化的直接经济动因。
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是经济一体化的另一个基本内容。生产
要素自由流动使得劳动力和资本可以实现最佳配置,同时扩大的
生产要素市场有利于新的生产机会,从而促进对生产要素更为有
效的利用。由于资本方面的一体化意味着放弃对相关的宏观经济
措施的控制,政策方面的协调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政策协调是经济一体化的下一个重要内容。在混合经济中,
如果没有各个国家的政府的政策协调是不可能达到一体化的,而
政策一体化是比市场一体化更为困难的事情。政治家往往最不愿
意放弃他们的干预权力,在货币、财政、就业政策方面更是如
此,这就是为什么货币一体化总是在经济一体化的最后阶段才被
引入。此后一体化进程可能扩展到政治领域,如共同外交和防务
政策,从而触及国家主权的核心。
中元论-中山大学教学丛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