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企业参展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企业参展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oc企业参展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摘要】当前,参展已成为企业十分重要的营销手段。对参展效益进行正确有效的评估和计算,有利于企业参展效益的提高及企业长远的发展。鉴于参展效益评价具有隐含性、滞后性和综合性等特点,本文选取相关指标构建企业参展综合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引入替代成本对部分定性指标进行量化分析,以期为企业参展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参展量化替代成本效益评价

企业参展效益是指参展企业参加某一次展会活动所获得的总收益与总支出之比,是企业进行参展决策的重要工具。参展效益的评价需要建立科学和合理的参展效益评价体系,这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参展效益评价的特点

1、参展效益的隐含性。企业参展的很多效益并不能用精确的数据来直接衡量,如参加展会提高了企业或商标的知名度。
2、参展效益的滞后性。企业参展的许多效益在参展期间并不能直接显现,在展会上直接反映出来的主要是展会期间的订单或合同,在实际情况中,这种订单或合同的而且其数量往往非常有限。在参展之后的一段时间,企业参展的更多效益才开始慢慢显现。
3、不同企业参展效益的差异性。不同时期、不同企业参加不同的展会都会有自己的参展目标,参展的投入方式、多少也都大相径庭;即使有相同的参展目标,对不同的企业而言其效益也可能是不同的。因此,不同企业的参展绩效的计算不可以采用统一的指标。
4、参展效益的综合性。参展带来的效益是多方面的,效益的评价必须综合考虑,少计算其中的一项或几项会导致计算结果不能真实、有效地反映参展带来的实际效益,并有可能导致企业作出错误的决策。

二、参展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1、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要求指标体系内的指标能全面反映参展企业的所有收益与支出。指标体系的设计要考虑到不同企业的不同参展需求,能综合当前效益和长远效益、显性收益和隐性收益等。
2、独立性与差异性原则。独立性原则是指在进行企业参展效益评价时,指标的选取要尽可能地保证各指标之间的界限清楚分明,在内涵上要有明显的差异,避免使用时可能产生歧义。
3、可操作性原则。在进行企业参展效益评价时,必须考虑到评价中可能遇到的种种现实问题。为了增强指标体系的实际可操作性,指标的设计应尽可能细化,必要时可以设计多级指标。同时,尽可能考虑使用量化指标,以保证整个指标体系的简单和实用。
4、成本替代原则。对于部分不能直接量化并反映其大小的收益指标,可以考虑用其他替代方式或手段获得相同收益时需要支出的费用来替代(以下简称替代成本);部分收益如果无法通过其他替代方法或手段获得,则考虑以本次展会所支出总成本的一定百分比来计算。

三、参展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设定

1、收益指标设定及计算方法。收益指标的构成如表1。

(1)巩固老客户关系。参展可以巩固与前来展位参观的老客户的关系。这一指标可以用能够获得相同效果的其他一些营销手段所需要支出的费用来替代,比如约见老客户的管理层,给老客户赠送样品和目录,发邮件和联系,或通过新闻媒体发布信息等。
(2)开发新客户。其替代成本可为约见新客户的管理层、赠送样品和目录、直销、促销或做广告等开发新客户方式所需支出的费用。
(3)找到新合作伙伴。主要衡量标准是新合作伙伴的数量,其替代成本为约见公司高层或通过

企业参展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55 KB
  • 时间2017-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