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谈工匠精神》心得体会.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谈工匠精神》心得体会
在俞敏洪看来,所谓的“工匠精神”,并不只是说把一件事情做完美,而是要把这件事情做得有创意、有创新、有独特性,同时还有完美性。
本质上,工匠起源于手工业, 工匠精神首先意味着个性化,而不是标准化,是“匠心”独运的雕琢,而不是刻板的流水线生产。反观我们教育,教育不是工业,而更像是农业,需要教师花费时间与精力深入学生的心灵,翻土、施肥、浇水、除草、间苗。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开花,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结果,甚至我们也不敢肯定,每一株幼苗都能开出美丽的花,都能结出硕大的果。但我们依然执着、依然努力,教育需要在和煦的阳光中,春风化雨,潜滋暗长,需要灵魂的安静,需要耐心的等待。做教师真的需要有“匠心”。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工匠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呢?
工匠精神,就是要求教师想一个手艺人一样沉浸教育教学中,心不旁骛,在激情飞扬和挥汗如雨之中,享受教育本身所带来的痛苦和幸福。就是用简单的心做单纯的事。法国思想家蒙田说过:““教育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教师要始终沉潜教育,摒弃浮躁与功利,不为社会上的家教之风利诱,不为学术腐败所传染,而是放眼长远,把理想定位为教育艺术家;不要为眼前的蝇头小利而遮蔽双眼,从而丧失作为教师的人格。
工匠精神,就是要有创新精神。创新是教师的首要必备素质、不可或缺的师表。而创新,是学生发挥潜力成长成才的基本素质。其培养,必须贯穿于素质教育立体工程的一切层面,所有角度。教师有不同的岗位、不同的专业,但都必须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现者、传导者。如果教师本身缺乏创新素质,又怎么能以"身教"的师表来树揩模,导方向,作人梯?教师的创新,应该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

《谈工匠精神》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ugusiyu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17-11-0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