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头戏:金改
据悉,9月底将挂牌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将涉及98项试点,其中金融改革成了多方关注的焦点。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会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潘英丽在接受《中国经贸聚焦》专访时表示,“目前国内的金融改革严重滞后,已经到了不得不改革的时刻。上海自贸区改革开放的试点项目,一定要与中国经济战略转型和发展的内在要求相吻合,金融业务要为实体经济服务。”
中国需要开放金融服务业,以多元的金融业态支持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像为小微企业服务的小微银行。“现在,中国金融业最缺乏的是真正的投资家。通过金融业的开放,引进海外优秀的金融机构和人才,带来先进的管理模式,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包括对实业的并购、参股等。当然,这也为金融的监管带来挑战。”
允许银行破产
潘英丽向本刊记者表示,中国金融业对银行过于依赖。目前,以银行主导的资金融通模式已经穷途末路。“有限牌照银行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据我了解,银监会也是认同这个思路的。”有限牌照银行主要从事商业银行及资本市场活动等业务,也可吸收大额存款,相对风险较大,有破产可能性。
自中国加入WTO后,大量海外投资者涌入中国市场,激活了当时处于崩溃边缘的银行业,国有银行积极放贷,国民经济发展迅猛。
“银行之所以积极放贷,是因为有高利差。”潘英丽解释道,“%-%,台湾、香港等地只有1%左右,但是中国大陆的利差高达3%以上,相当于国家给银行2%的补贴。为了获得更多补贴,银行自然急于放贷,扩大信贷规模。”
“现在这套体系就要玩不下去了”。潘英丽告诉本刊记者,由于抵押贷款要求,银行的资金通常流向房地产、制造业和政府项目,如今产业失衡,企业负债率急剧上升,资金链断裂。于是银行转向直接融资市场,“但是换汤不换药,95%的公司债券都在银行间市场交易,企业的风险仍然高度集中在银行,银行资本充足率逼近红线。一旦银行风险引爆,最终还是由国家财政买单。”
潘英丽表示,“有限牌照银行的重要意义在于,银行风险在行业内自我消化,不再转嫁到国家财政。那么,就是要允许银行破产,由投资者承担风险。所以,在资本金的设置上应该较小,防范成为又一个大而不倒的银行。”
据了解,在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送审稿里包括:建议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设立外资银行;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与外资金融机构共同设立中外合资银行;在条件具备时适时在区内试点设立有限牌照银行。建议在完善相关管理办法,加强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允许区内符合条件的中资银行开办离岸业务。
此外,潘英丽提到,为了增强银行体系的市场约束,未来应推出存款保险制度。9月11日,李克强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将择机推出存款保险制度。
人民币国际化步伐不可太快
据外媒报道,自贸区金改草案中允许上海自贸区内人民币自由兑换。
潘英丽认为,“自由兑换对人民币而言不重要,关键是人民币计价功能的发挥,中国有强大的生产力,要推动人民币在海外使用。”
她向本刊记者解释,货币自由兑换源于国际金本位制,关键在于货币的含金量。人民币国际化的最低目标是通过人民币在海外的计价功能的发挥,规避汇率风险和美元本位制的系统性风险。“当中国与第三方国家(如亚洲、非洲、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交易,都用人民币或者对方的货币,不再使用美元了,这才是真正
重头戏:金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