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庄孵化升级进行时
“科研项目从申请立项到获得许可证,走完一个流程至少需要两年。如果真正将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通道打通,那么企业的发展必定释放出更大的活力。”市人大代表、北京义翘神州生物有限公司总裁谢良志切身感受到科技成果转化的壁垒亟待打通。
对于创新企业来说,最希望的就是渠道畅通,一棵小苗没有肥沃的土壤如何生长?而孵化器则是把小苗托举成参天大树的沃土,是科技成果转化难的“破局者”。
作为首都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近年来积极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生态环境,为创新创业企业搭建日益完善的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北京亦庄已经拥有14家专业科技孵化器,其中包括3家国家级孵化器,3家市级孵化器,聚集了400多家拥有核心技术和高成长性的初创企业。目前,北京亦庄正在全力打造孵化器升级版。
创业的苗圃
按照北京市相关规定,孵化器毕业的企业必须拥有2年以上的运营期,年技工贸总收入达100万元以上的硬性条件,这对于注册资金一般都不超过200万的小微企业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这些企业大都处在研发阶段。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借助孵化器的力量,帮助众多有潜质的小微企业成功迈过了这个门槛。
位于宏达北路12号的科创科技孵化器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最早的科技孵化园,成立于2001年5月,只不过名字几经更迭,如今已经归属博大置业。
地处开发区核心地带的博大置业孵化器拥有465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常驻企业有230多家。在孵化过程中,博大将孵化的重点锁定在了创新能力较高的生物医药企业以及高新技术企业上。目前,生物医药企业占到在孵企业的66%,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有北京博富瑞基因诊断技术有限公司,这个今天国内数一数二的血液检测服务中心。
对于创业企业来说,创业土壤是否肥沃太重要了。如果说,当初创建孵化器的时候,创业者关注的还是“基础物理空间+优惠政策”,那么随着民营孵化器的出现,市场竞争的加剧,“空间产品+服务产品”。
技术成果转化服务、科技信息服务、金融服务、法律服务、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孵化器不仅要提供拎包入住的实验室等硬件条件,还要提供各种技术支撑服务,甚至包括帮助企业注册咨询、融资贷款、人才招聘、市场推广等。
近几年,为赶上孵化器转型升级的步伐,博大置业不断加大在专业服务方面的投入,近两年公司相继引入了股权投资担保机构、律师事务所、咨询机构等专业服务公司,确保提供的服务精准。针对在孵企业多是生物医药企业的特点,他们又特地腾出5000平方米的空间搭建了公共实验平台,减少入驻企业的投资负担。与此同时,博大还加强了与区域教育资源的共建,将教育资源的实验资源有效提供给入驻企业。
“我们把自己定位为企业的合作伙伴,互利共赢,我们的任务就是让政策惠及每家在孵企业。”博大置业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创新的加速器
说到孵化器,不能不提到汇龙森,因为这是开发区第一个民营孵化器,而且也是开发区第一个国家级孵化器。汇龙森汇聚了开发区近三分之一的“千人计划”人才,是开发区高层次人才的聚宝盆,同时,也是高科技企业的聚集地。十年来,汇龙森已经成功孵化2000余家企业。
这十几年,他们不仅孵化了企业,也孵化了自己,让自己从“造房子+收房租+保姆式服务”的传统孵化模式中破题,成为了一个产业链要素
亦庄孵化升级进行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