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儿童教育—多动症幼儿.doc多动症儿童教育—多动症幼儿(共2篇)
第1篇:轻微多动症儿童教育方法研究
丁丁五岁了,平时,他像个“小马达”,一刻也停不下来,参加集体活动注意力坚持不了多久,连午睡前还是兴奋,安静不下来,脱衣服也不忘和小伙伴们打闹一场,非要等老师轻轻地坐在他的旁边,他才能入睡。刚入园的时候,老师觉得他非常的可爱,就是调皮了点,不过,每天早上被他热情的一抱、一声响亮的“老师早”感觉心情非常舒畅。可是慢慢地他在语言表达能力上的欠缺在他的“老师早”中反应出来了。原来,在进教室前,他的奶奶事先要教好他哪个是李老师、哪个是吴老师、哪个是王老师,如果哪一天奶奶没教,他一进来看到谁都喊“李老师”,也不管是不是,小班一年下来,老师姓什么还是分不清。不过令老师最头疼的还是他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好斗,别人玩的玩具不给他就抢,抢不到就打,有时还毫无理由地打人咬人。时间长了,我们几个老师都意识到丁丁的问题不是就“调皮点”那么简单了。于是我们积极地与家长沟通,我们了解到,从小丁丁跟随外婆在北方生活,入幼儿园前才回到南通,由奶奶和爷爷抚养,爸爸妈妈一直在上海工作,基本没有和孩子长时间的生活过。刚开始时,他的爷爷说男孩子皮点,没事的,长大了就好了。于是我们建议爷爷奶奶经常来观摩幼儿园的活动,通过几次观摩,两位老人都发现孩子的发展与同龄孩子的差距。两位老人着急了,一方面主动找老师询问孩子的平时表现,一方面向保健院的专家咨询,最后得出孩子有较轻的多动症,原因在于小时候没有学会爬,错过了爬的机会,平衡能力差,导致他的行为活动中一直在寻找平衡点,所以多动。作为老师我们不能因为孩子多动,就忽视他,因此寻找针对他的教育方法,从他的个性特征和行为特征入手,为他提供适合他发展的环境,才是我们应尽的职责。
一、提供自由创造的环境
丁丁的想象力很丰富,喜欢拼搭玩具,他最喜欢用木头积木搭房子,特别专注,能坚持15分钟。在每天的区域游戏中,他总是选择建构区,我就特意为他准备多一点的积木,让他充分发挥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在这个游戏中,他的注意力能坚持较长时间,而且,玩具比较多,所以一般不会出现争抢的现象,而且,老师发现每次他搭完了,不会马上破坏掉,而是坐在垫子上欣赏自己的作品,老师及时的给予表扬,并把他的作品让大家欣赏,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在大家欣赏的过程中也让他体验了分享的快乐,最重要地是他的专注力得到培养。
二、给予表现的机会,让他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在家长半日开放活动中,丁丁显得特别的积极,每当老师一提问,他总是抢着回答,老师没让他答的时候,他恨不得离开位置跑到老师前面来回答。在别的家长眼里觉得这小孩很不规矩,甚至还指责他的行为影响了他们的孩子。这时候,如果老师当场也批评他,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比较好的办法是轻轻地走到他的身边摸摸他的头:“丁丁今天表现特别好,举手发言很积极,其他小朋友都要向他学习。老师还喜欢你坐下来举手发言好吗?”这样既提出活动的要求,又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更重要的是鼓励孩子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在语言训练活动中,虽然丁丁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弱,但他在故事的创编环节中显得想象力非常丰富,一幅幅神奇的画面在他脑海里,他的表达需要多方面的展现,这时,老师和小朋友们都耐心地倾听他的讲述,不随意打断他,在游戏中,还提供绘画材料让他进一步发挥想象,通过他的画面表达内心的
多动症儿童教育—多动症幼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