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电影文化的差异
英语102班
陈玉美
郭双
电影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自然反映在他们的电影当中。因此,分析电影是了解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很好途径。中西电影中的文化差异究其根源,主要与自然环境、民族传统、思维模式、处世态度、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有关。
中西方文化在许多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通过中西方文化价值观之比较,我们可以知道,事实上,无论是中国的文化还是西方的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精华和糟粕。
中西方文明由于建立在各自自成系统的迥然各异的文化背景上,两种孑然不同差异悬殊的文化背景,造成中西双方在价值追求和伦理取向上旨趣迥异,从而使得中西方现实人格特征大异其趣。从电影文化浅析中西文化,从小小的一点,认识大地之外的广博。
思维方式上的差异
影视文化差异其核心是东西方价值观的冲突。价值观左右人们的意见,影响人们的行为和评价,决定人们的言行和思维方式。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系统,不同的文化价值。“一种文化下的价值观与言行或许得不到另一种文化的理解与接受”。如电影《刮痧》中许爷爷用中国传统的刮痧方法给他的孙子丹尼斯治疗轻微的发烧,却被美国当局误认为是虐童事件。因此,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也变得更加复杂。
《喜福会》是一部表现中美文化由隔阂、冲突到最终融合的小说。通过对母女两代人之间从误解、冲突到沟通、理解的描写, 在这部作品里面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矛盾,把东西方文化不断撞击、融合、再撞击、再融合的过程艺术地展现在观众面前。电影中探讨了出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母女关系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沟通,因而具有比较广泛的意义。这部电影改自小说,小说的作者谭恩美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血管里却流着中国人的血。她不仅对美国文化有着切身的体会,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了解。她从一个美国人的视角来重新审视旧中国社会妇女的命运;她又用华人的眼光来审视在美国的中国移民,特别是妇女的生活。讲述了四个美籍华人家庭母女两代的故事:母亲们在旧中国受尽磨难,最终远离故土赴美国以求生存;女儿们则生在美国,在美国文化与教育熏陶下成长。书中展现了两种文化的交织和冲突以及两代华人妇女的不同遭遇和欢乐、痛苦,给人一种全新的感受。
思维方式上,西方人崇尚个人英雄主义,于是便有来一大批《超人》、《蜘蛛侠》、《蝙蝠侠》、《007》等一系列凭借个人能力拯救世界的电影。同样西方人是崇前的,于是《黑客帝国》、《变形金刚》也成为来西方人的不朽之作。而对于东方人而言,他们崇尚团结,反对特立独行,同时怀古情节也颇为严重,因此《黄金甲》、《赤壁》也会风靡一时。
中美电影文化差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