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一、单元整体概述
本单元的课文分别是《师恩难忘》、《陶校长的演讲》和《古诗两首》,这三篇课文题材不同,但反映的内容都和教师以及孩童时代的生活有关。整个单元可以说是谱写了一曲深情的“园丁之歌”。在表达上都是:运用关键词语表情达意、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
《师恩难忘》是叙事性散文,以平实的语言传递了浓浓的师生情,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陶校长的演讲》是演讲稿,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陶行知校长对同学们的关怀和爱护,也由此认识了陶行知这样一位关心学生、热爱教育的好校长;《古诗两首》是五言绝句,语言清新、平白、简易。这两首诗通过人物语言和动作表现孩子天真无邪的特点,表达诗人对山林、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根据三篇课文的特点,我们把教学中练习运用“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生活积累、结合文中插图、展开想象等方法理解词语”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单元教学目标
,正确熟练地认读本单元的20个生字和4个二类字,读准多音字“正”,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有一定的速度,特别关注易错字“滋”“炼”“策”的写法。能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生字新词的意思。
,并通过深入品读课文,体会关键词语在叙事、演讲及古诗中的表达效果和感情色彩,学习作者如何抓住关键词语表情达意、融入真情实感的表达方法。
“读进来,想开去”,“想画面,悟诗情”的方法学习古诗,有感情地朗诵诗歌,体会《寻隐者不遇》一诗描绘的情景,写下来。
《陶校长的演讲》一文的构段方式复述这篇课文。在朗读、理解、背诵中积累语言,学会做读书笔记。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初步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依据预习单自主完成基础的预习任务。学生对叙事、说理的文章也已经初步了解,还需要不断地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关键词句的表达效果和感情色彩,学习如何用词表情达意。针对这一学情,我们确立了“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生活积累、结合文中插图、展开想象等方法理解词语;在推敲、应用词语中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这一教学重点。通过反复练习,加深领悟,最终形成能力。
四、单元教学整体设计
课时
教学内容
基本课型
教学目标
主要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新词。
,整体感知本单元课文内容。
“自主预习、引导过关”课
1. 正确认读本单元的20个生字和4个二类字。读准多音字“正”。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且有一定的速度,特别关注易错字“滋”“炼”“策”的写法;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默读课文,通过做批注写出对课文理解。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阅资料理解文中出现的不懂的词语。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合作、探究学习,养成课内课外自主预习的好习惯,进一步提高自主预习的能力。
。
。
。
。
。
,相机指导。
第二课时
《师恩难忘》
“深入阅读、方法指导”课
,理解“师恩”一词,了解启蒙老师田老师对作者的巨大影响:使他成功地走上了文学之路。并感受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等词语意思。会用“娓娓动听”和“身临其境”两个词语造句。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理解课题。
,走近人物,
,感悟人物。
。
,指导写法。
。
。
第三课时
《陶校长的演讲》
“由扶到放、学练结合”课
,读好课文,交流陶行知其人其事,抓住“每天四问”这一中心问题,从“身体”“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理清课文的脉络,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释题解疑,整体把握。
复习生字词。
重点突破,学练结合。
自主合作,完成表格,感悟四问。
拓展运用,说写训练。
,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问题有层次、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方法。
,感受演讲稿的情真意切,学会简单的演讲。
第四课时
《寻隐者不遇》
“赏析感悟、读写结合”课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寻隐者不遇”这件事所描绘的情境,下笔成文,描述出来。
五上第1单元台儿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