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李莎我和立三的一些往事.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2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李莎我和立三的一些往事
1914年3月, 李莎出生在俄罗斯萨拉托夫省的一个贵族庄园里。在她漫长的人生中,她与李立三从偶然相识到历尽磨难,从一个美丽的俄罗斯少女到一位高贵的中国老太太,她的一生都与这个叫李立三的中国人和中国密不可分,随着李立三的际遇而牵连其中,随着中国的变迁而跌宕起伏。她为爱情而远行、为立三而坚守、为中国而留下,其间,她经历并面对了流言飞语、牢狱之灾和劫后重生。
如今,晚年的李莎平静地生活在北京,在两个女儿李英男、李雅兰的精心照顾下,读着俄文报刊,说着俄语,这位经历过苏联十月革命、“肃反”时期和中国“文革”的世纪老人,传奇的人生让人唏嘘不已。

十七岁时认识犯错误的李立三

中忆,我在识字不久,就开始阅读安徒生的童话,当我翻开《夜莺》的故事,插图上的红墙黄瓦、华丽的宫殿以及神秘的庙宇和宝塔,顿时开启了我好奇的心扉,这究竟是什么地方
,安徒生的故事告诉我,这就是中国。于是在我幼小的心灵里,中国被镀上了童话般绚丽迷人的色彩。
我五岁时,父亲服毒自杀。后来,父亲的姐姐也以这种方式离世。也许他们认为这样结束生命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父亲去世后亲人离散,我和母亲相依为命,我们经历了1920年到1921年伏尔加河流域百年不遇的极为可怕的旱灾和饥荒。所幸我们都熬了过来。
1931年,我刚满十七岁,从莫斯科印刷技术学校半工半读毕业后自愿到千里之外的远东地区工作,在哈巴洛夫斯克边区出版社搞版面设计,并担任出版社共青团支部书记。当时远东地区有不少中国侨民居住,主要是山东人。如果问起他们的老家是哪儿的,他们便操着一口夹生的俄语答道:“我们是曲阜来的。”也有一部分是闯关东,在一战期间被沙皇政府招募过来当苦力的。
在那里,我对第一次接触到的几位中国革命青年印象深刻。也正是在那里,我听到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李立三。
有一天,我校对一本政治小册子时,被其标题吓了一大跳。上面白纸黑字写着:《反对列宁主义的斗争》。我马上跑去问责任编辑怎么回事。老编辑向我解释说
,这是打印错误,应该是《反对李立三主义的斗争》。在俄语中,“列宁主义”和“李立三主义”属于近音词,因排字有误,差一点酿成政治事故。那么“李立三主义”是什么主义?为什么要反对?我问老编辑,了解到李立三原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前不久犯了“左”倾冒险错误,共产国际正在对他进行批评。我马上想起了曾经看到过的画报上那个五卅运动中的李立三!但是同时,我眼前出现一副白发苍苍、前额布满皱纹的李立三形象。我想,犯了这么大错误的人,肯定会是这副模样吧。
两年以后,我回到莫斯科,在地质出版社工作,同时就读夜校,准备报考大学。1933年秋,我去看望远东时期的好友萨尔达。在她家,萨尔达的丈夫杨松向我介绍在此做客的一个年轻人,说这是李明,在共产国际工作。李明高高的个子、蓬松的密发,清瘦的脸上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当时他坐在那里一言不发,好像口中含着水似的,我把他当成一个沉默寡言不爱谈话的人,而我当时非常活泼开朗,乐于与人交往,像李明这样内向的人,丝毫引不起我的兴趣。
大家一起去郊外游玩,我们就在这样的场合下交往。之后他就开始认真地追求我,向我发动了进攻。
1934年秋天,我听说李明搬了家,就和女友顺便去看看他。到了他家,发现满屋狼藉,他正在收拾行李。我问他去哪儿。他说:“去黑海休养。”我将信将疑,因为这时不是去海滨避暑的季节,我又注意到准备装箱的一双高腰皮靴。这种靴子适合在深山老林里长途跋涉,到黑海浴场怎么能穿呢?我们和李明道别,祝愿他假期愉快。我断定:他肯定是要秘密回国。在共产国际这个圈子内常有人神出鬼没,执行秘密任务,但我们是圈外人,对这些情况只能心领神会,绝不能问及。
后来,我才弄清楚李明的真名叫李立三。
有一次,我和远东的朋友聊天,有人说好久没有见到李立三了。我听了很奇怪:“李立三?就是那个犯过‘左’倾冒险错误的人?他怎么会到莫斯科来?”
朋友们哈哈大笑说:“你也认识他的呀!”
“我怎么会认识李立三?”我更加费解。
“哎呀,我的乖乖!李明就是李立三。”此时我才恍然大悟,李立三原来不是个白胡子老头儿,而是个血气方刚的青年,他当时虽然已经三十四五岁,看上去却像二十多岁。可惜的是,李明也罢,李立三也罢,已经消失了,如石沉大海,我以为从此再也见不着他了。
1935年夏天,我从工农速成班毕业,决定报考地质勘探专业。一天,我在家埋头复习功课,电话铃响了,听到一个熟悉的湖南口音
:“请找李莎。”原来是李明。他对自己到哪里去了含糊其辞,也没有告诉我他从哪里来。后来我才知道,他是去阿拉木图执行重要任务去了,建立与中国苏区恢复联络的秘密交通站。
此后,立三经常给我打电话,我才陆续了解了立三的经历。

李莎我和立三的一些往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iros009
  • 文件大小34 KB
  • 时间2017-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