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勇将梦想照进现实
2008年12月7日晚,贵州省博物馆多彩贵州黔艺宝演艺大厅。当主持人宣布2008“瓮福杯”多彩贵州旅游商品大赛“贵州名创”特等奖颁发给贵阳市黔艺宝选送的新三宝系列时,杨成勇开心地笑了。这个多年来一直走在贵州民族民间特色旅游工艺品研究与开发之路上的男子更坚定了自己所走的路。
让黔艺宝成为感受多彩贵州的一扇窗口
“贵州珍宝哪里找,博物馆内黔艺宝”。位于贵州省博物馆一楼的黔艺宝馆汇集了黔中大地的各种经典及特色民族民间工艺品,不仅有紫袍玉带石雕、玉屏箫笛、思州石砚、大方漆器、平塘牙舟陶,还有民族蜡染、苗族刺绣、苗族银饰,甚至贵州特产天麻,灵芝、桂仲“老三宝”等,也是一应俱金。
“我的梦想是让黔艺宝成为感受多彩贵州的一扇窗口。”为了这一天,杨成勇奋斗了十年。
杨成勇从小喜欢美术,又受父亲集邮爱好的影响,渐渐对收藏民族民间艺术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6岁那年,杨成勇与同学到高坡写生,身着多姿多彩苗族服饰的男孩女孩深深吸引了他。由于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不了解,他们不敢贸然进村;正当他们在村外徘徊时,幸运地遇到村寨里外出的一位老人,老人听说了这群年轻人造访的目的后,热情的将他们领进村。几天的接触,杨成勇被当地少数民族热情、真诚的招待感动,被精美的苗族盛装和充满想象力的民族文化打动,同时也在心中播下了对少数民族文化热爱的种子。离开苗寨时,杨成勇用几块钱买回来他的第一件苗族文化收藏品――几张精美的苗家绣帕。此时的杨成勇,也许没有意识到,这次高坡之行,是他日后痴迷于少数民族文化研发和收藏的“星星之火”。
1998年,杨成勇跟随家人移居美国。刚开始,一切都让杨成勇倍感新鲜和新奇,用他的话说,感觉自己真正来到了人间天堂。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思乡情结也变得愈来愈浓。
2000年,在面对人生选择是就读MBA还是回国之间,杨成勇选择了后者。回到故土后,杨成勇做过很多不同的职业,但是他的“心结”――对收藏少数民族工艺品的热情和挚爱,始终不曾忘却。
30岁时,杨成勇终于创办了黔艺宝这个专门生产和开发贵州名优土特产品、旅游工艺品的企业,公司拥有两家产品生产厂和一家商场,分别为安顺的艺宝蜡染坊、凯里的艺宝银饰制作工艺厂和黔艺宝商场。
“黔艺宝是我圆梦的实验场”
眼下,杨成勇拥有多重身份,分别是民族文化爱好者、工艺美术研究者、贵州特色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者以及职业经理人。
2002年,杨成勇设计制作的苗族手工装框银饰,在首届中国旅游产品设计大赛中获得金奖。
2006年,黔艺宝设计的“苗族银冠系列”在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精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2008年,在“瓮福杯”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上,“贵州名创”唯一一个特等奖由黔艺宝选送的新三宝系列获得。
有专家评论,在贵州能亲自研究开发民族工艺并成功将产品推向市场者,杨成勇是为数不多的人之一。更重要的是,在商业价值与艺术追求中,他始终将弘扬民族文化精髓、展示夜郎文化艺术放在首位。
面对纷至沓来的成绩和荣誉,杨成勇淡淡地说:“只问耕耘,莫问收获。很多事情是一步一步做出来的,黔艺宝是我圆梦的实验场”。
“黔艺宝从路边的一间小店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其间经历了很多曲折。我们自己的收藏、设计创作和经营生涯也经历了不寻常的阶段。”回首黔
杨成勇将梦想照进现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