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剂,以绿色环保的名义更新换代
由于消毒剂需求的激增,传统化学消毒剂的副作用及其引发的次生伤害,引起了人们的警觉,如何合理地使用消毒剂已经引起全世界医疗卫生界的高度重视,对于无残留、无毒害、不会导致细菌耐药的绿色环保消毒剂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疾病防治和公共卫生安全决不能以环境和健康为代价。”3月8日晚上,李森恺委员在驻地房间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在他的文件夹里,记者看到了这样一份材料。
据悉,非典期间,台湾淡水河及其支流因被倒入大量消毒水,河川生态受到负面冲击。当年6月份,当地景美溪的万寿桥发生鱼群暴毙事件,彰化县沿海的牡蛎养殖业也遭逢40年来最大的灾难……
李森恺委员介绍说,传统的化学消毒剂制备原料多为石油化工产品提炼物或氯碱工业副产物,比如消毒领域广泛适用的各种含氯消毒剂的主要原材料为次氯酸钠、次氯酸钙、亚氯酸钠等。这些化学消毒剂对人体的有害残留毒性一般能持续5至10年,人们只看到了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却忽视了其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因此,不管从哪个层面讲,消毒剂应该更新换代了。”
李森恺委员说,理想的消毒剂应该具备杀菌谱广、有效浓度低、作用速度快、易溶于水、无腐蚀性、无残留药物、毒性低、不产生细菌耐药菌株、价格低廉、大量供应和便于运输等特点。一种新型消毒剂“氧化电位水”基本符合这种要求。
他强调,我尚低,医院感染控制和公共卫生安全的问题尤为突出。随着大国地位的提升,重大国际活动在我国不断增多,如北京的2008年奥运会、上海的2010年世博会,以及每年数以百万计的世界各地来华旅游人员,大规模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群流动和聚集,使得传染病的输入风险、致病微生物传播的机会大大增加,公共卫生的安全形势复杂而严峻。对我国的环境卫生设施、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的应急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2003年的非典,唤醒了人们的防病意识,提升了卫生消毒的理念。不仅仅是在医疗卫生机构,就是在公共场所(小至公交车),甚至是家庭住所,人们都普遍使用传统的化学消毒剂来消毒灭菌,使用量急剧增加,但是传统的化学消毒剂具有明显的毒害性和局限性。大量化学消毒剂的使用,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水系的污染,也对医护人员造成了严重的职业性伤害。耐药菌的出现和蔓延,又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新的威胁,成为全世界医学领域的一个新难题,不得不一再提高各类化学消毒剂使用的浓度。另一方面,化学消毒剂本身分子结构稳定,难以分解,会以慢性蓄积的方式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由于消毒剂需求的激增,传统化学消毒剂的副作用及其引发的次生伤害,引起了人们的警觉,如何合理地使用消毒剂已经引起全世界医疗卫生界的高度重视,对于无残
消毒剂,以绿色环保的名义更新换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