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由观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精神
[摘要]自由观是马克思的核心价值观,我们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领会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精神,就必须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要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就要把握好三个最基本的特征: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最根本立场是无产阶级立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本质是实践性;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是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全人类的解放为最高目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无产阶级立场;实践性;人的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3-0014-04
在西方哲学发展进程中,自由问题始终是哲学家们关注的命题,特别是自笛卡儿以来西方哲学已经自觉地把自由当作人类认识的一个核心命题。贯穿近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精神是自由精神,其基本思想就是论证人类历史从自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其中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学说都是这种近现代自由精神的伟大代表。马克思面临的最重要的时代问题是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和制度化的性质及其内在限制,马克思积极地吸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继承和发展德国哲学的批判精神,进一步把哲学引向时代的实践性改造上,创建了马克思主义自由观。
我们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领会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精神,就必须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由观。
一、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自由观
追求自由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是对人与世界多重规定的综合反映,是认识论、价值论与社会自由论的内在统一体。
马克思主义是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它的内容极其丰富而宏伟,涉及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各个领域,其主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部分。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统一起来,并且贯彻于对社会历史的研究,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融为一体,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了哲学和社会科学的革命变革,论证了人类历史从自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批判地吸取以往的特别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运用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全面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剥削关系,批判地吸取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积极成果,严密论证和发展了劳动价值论,创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发现了资本剥削的秘密,揭露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抗的最深刻根源,深刻揭露和批判了阶级对立的旧社会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束缚和压抑。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使少数人得到了自由和发展的垄断权,而多数人则不得不为满足最迫切的生存需要而斗争,失去了自由和发展的可能性。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是一种统治和压迫人的工具,是一种使人丧失自由的工具。而且,在社会两极分化的条件下,少数人的自由和发展也只能是片面的、畸形的。只有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消灭剥削,实现所有人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真正平等,才能使每个人都获得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为依据,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性质、条件、目的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它指导无产阶级谋求解放,扬弃资本主义的异化从而复归于人的真实本质,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从而重新恢复了人类自己应有的主体地位,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人才获得了真正的历史主导地位,获得了人的全面自由和解放。
综观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人的自由问题始终是它的一条主要线索,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索的整个过程,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归宿。
二、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最根本立场是无产阶级立场
立场,是人们观察、认识和处理问题的立足点。这个立足点,从根本上讲是由人们的经济政治社会利益和地位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公开声明它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阶级性,二是实践性。其中阶级性就是强调它的特殊本质,强调它有自己特殊的立场。
1842年,马克思发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一文,把出版自由问题同各个阶级的态度联系在一起。他站到广大人民的一边,提出把自由看作是人类天性永恒的贵族,自由确实是人所固有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庄严宣布: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
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由观 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精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