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上高县南港镇及周边旅游景点简介.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上高县南港镇及周边旅游景点简介
一、南港镇境内
1、蒙山古银矿遗址
“蒙山古银矿遗址”已于2013年5月份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蒙山古银矿遗址兴于南宋庆元六年,止于明万历二十三年,历经宋、元、明三个朝代,开采160多年,距今已八百余年。遗址主要分布在上高县蒙山太子壁峰方圆5公里范围内,已发现古银矿矿井20多个、冶银场1个、蒙山银场提举司遗址1个、知名古书院“正德书院”1座、佛教“圣济派”发源地“圣济禅寺”1座,是目前国内发现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银矿遗址之一,具有重大的史料、人文和旅游开发价值。古银矿遗址主要景点有:
(1)、主采矿区——太子壁。古银矿遗址主采矿区主要分布在蒙山太子壁等山峰。其地域东从垴子上,西至三角塘止,长约5公里,宽约2公里。目前已发现的大小采矿矿井达100多个,其中18个已经省赣西地质队勘探。据省地质勘探资料显示,最深最长的为一、二号矿井。二号矿井垂直140米,水平长170米,最宽处10。5米,最狭0。5米,一般为2-3米。1982年12月县文物普查队曾入二号矿井70米深探查,发现矿井基本利用天然溶洞、沿岩层倾斜方向采矿,井内留有凿矿痕迹,坡度一般为30--45度。并发现了瓷片,铁灯架,炉灶,钢钎等物件。1983年10月省赣西地质队与大窝里村干部曾入二号矿井勘探,在洞内行八小时未终,因无蜡烛而返。发现其洞中有洞,纵横交错,惊心动魄,有巨木横悬洞中,树皮如鲜。2006年11月,南港村东风桥组10余农民自发去一号矿井探险,带了五根160米长绳索入洞,绳索用尽未终而返。几次入井探查,可见当年采矿矿井一斑。
(2)、禁令封碑——扁槽洞石刻。在“太子壁”二号矿井井口的岩壁上,有许多石刻文字,是当年的封井禁碑,面积约2平方米。刻文是:“此洞名扁槽,系里面用大石填塞十五丈深,封禁永远,再犯者定问谴不饶。奉委防守羊坡哨南昌卫中所功升百户范,奉瑞州府同知扬,掌上高县事知县陈,县丞黄,通判沈,推官刘,典史李,主薄李,奉道按察司屯田副使朱,(道按察司)右参议支,督同南里团带亲兵一百名,督同乡兵烟民一千余,於万历二十二年起工,六月填塞于扁漕等洞,立碑封禁。万历二十三年春月,封禁堵塞。宝佑三年六月户长曹仁七、廖花二、李绍九、晏辛,简化三、陈春一、黄线二、曹……”。上述石刻之中既有万历纪年,又有宝佑纪年。因此,现存石刻,乃是宋、明两朝二次刻文重叠。由此可见,蒙山银矿首次开采于宋庆元6年(1200),停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其历经宋、元、明三朝多次开采,元朝为盛。实际开采达160余年。
(3)、冶银工场——炉坪。太子壁矿井向西约2。5公里处的监里村西侧,则是当年冶炼银矿遗址。其地矿渣遍地,堆积如山。据测算,此处矿渣面积约15360平方米,厚度平均约10米,藏量50万吨左右。矿渣遗址附近有“炉坪”,即当年炼炉遗址。取此矿渣标本化验显示,其含银、铅、锡、钴、铜、氧化锰、氧化钙、氧化镁等12种矿物质,其中氧化铁含量较高,达3。4%。据探测,在监里村周围其他地方和邻近的夜合山下的土丘、水库、田间等地深处均发现矿渣遗迹,面积达6平方公里。矿渣之多之广可见当地冶银规模。蒙山银矿冶铸的银锭迄今尚有藏品。1977年9月吉林省农安县三宝广山店出土元统三年(1335)亚腰形银锭二锭,为蒙山课银‘元字号’和‘天字号’银锭,分别重1895克和

上高县南港镇及周边旅游景点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uhouhui915
  • 文件大小68 KB
  • 时间2017-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