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乐乐无穷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培养人的场所――学校,应该使其间的每一个人都懂得如何利用好这张阶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读书使学生自信、聪慧,更具发展力;读书使教师充实、睿智,更具创造力;读书使家长富有、通达,更具教育力;读书使校园厚重、蓬勃,更具生命力。
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之乐乐无穷。我县中小学在几年前就着手实施师生读书工程,引导师生牢固树立“读书好”的信念。2008年起,我们已将“打造书香校园,师生齐阅读”列入县级课题进行研究,其目的就是要大力倡导师生养成“好读书,读好书”习惯,让书香弥漫在校园的每个角落,让师生都能捧起书本,与好书为伍,让阅读愉悦我们的生活,为师生抹上一层绚丽的精神底色。
把打造书香校园与培养新时代好少年相结合,让书籍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
从小培养学生爱读书,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使学生在阅读中提升品质与素养,是历史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作为学校,要积极营造富有诗情画意的书香校园环境,把学校打造成高雅的书香殿堂,把班级建设成为读书的乐园,让整个学校弥漫着浓郁的书香气息,学生沐浴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论是双高普九要求,还是省级达标校建设;无论是课程标准对阅读量的规定,还是信息时代公民素养内在需要,都明确提示学校要有达标的图书阅览室和满足师生阅读的课外图书藏量。建设达标图书馆、阅览室,配备满足数量的图书是每一个教育管理者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我们的思路是:馆、室建设纳入危房改造和寄宿制学校建设规划中,
2010年前完成校校有达标图书室和图书阅览室的工作目标。
让每一本图书在学生手中流动起来,让书籍永远陪伴在孩子的左右是图书室建设的根本,是添置图书的动力。作为教师,应成为孩子们读书的领航人,充分利用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班队主题会开展课外阅读方法、知识指导讲座,教给学生有效的读书方法,引导学生有选择性地读书,学会读好书,并在读书的过程中学会积累与思考。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每学期根据教材特点推荐相应的课外阅读书目是推动阅读,引导阅读,教会阅读的手段和途径。以小学为例,当学生学完林海音的《窃读记》,布封的《松鼠》,谢冰莹的《小桥流水人家》,老舍的《草原》等,就可以向学生推荐对应名家的著作,如林海音的《芸窗夜读》和《城南旧事》,布封的《自然史》,谢冰莹的《红豆》,老舍的《小坡的生日》等。除了以课文为抓手的主题阅读外,《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唐诗宋词》及中外名著等也要成为学校课外阅读的必选读物进入孩子的阅读视野。校园广播唐诗宋词的诵读,课前三分钟经典名句的展示,课后拓展阅读链接等是展示阅读成果,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的平台和抓手。
读是积累,运用才是目的,在读书的同时,鼓励学生做笔记、谈感受、写随笔、发评论。让孩子们通过读与思、读与写提升阅读境界,成为阅读主人。正如林海音的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让孩子以书为友,以书为乐,以书为趣,并乐此不疲地沐浴在健康、快乐、高尚的文字世界里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所在,更是打造书香校园的终极目标和理想境界。
把打造书香校园与培养学习型教师队伍相结合,让阅读为教师专业奠基,为课堂着色
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对教师而言,阅读就是最好的素养备课,是为专业奠基,为课
读书之乐乐无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