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手术配合
主讲人:任丽艳
一、解剖结构
子宫uterus是孕育胎儿的器官,呈倒置梨形,前后略扁,可分为底、体、颈三部。上端向上隆凸的部分叫子宫底,在输卵管入口平面上方;下部变细呈圆筒状叫子宫颈,底和颈之间的部分叫子宫体。底、体部的内腔呈前后压扁的、尖端向下的三角形叫子宫腔;子宫颈的内腔叫子宫颈管,呈梭形,上口叫子宫内口,通子宫腔;下口叫子宫外口,通阴道。成年女子子宫的正常位置呈轻度前倾屈位,主要靠子宫韧带及骨盆底肌和筋膜的支托作用。子宫体伏于膀胱上,可随膀胱和直肠的虚盁而移动。
子宫壁由粘膜、肌膜和浆膜三层构成。子宫粘膜叫子宫内膜,子宫底和体的内膜随月经周期(约28天)而变化,呈周期性的增生和脱落,颈部粘膜较厚而坚实,无周期性变化。肌膜是很厚的纵横交错的平滑肌层,怀孕时肌纤维的长度和数量都增加。浆膜即包绕子宫的腹膜脏层。
子宫切除术是常见的妇科手术,手术可分为子宫全切除、子宫部分切除术和扩大子宫切除术。子宫部分切除术只切除子宫的上部,留下完整的子宫基底部和宫颈。子宫全切术是把子宫连同宫颈都切除。扩大子宫切除术则切除子宫、双侧输卵管和卵巢,还有阴道的上部组织。子宫切除可经腹部或阴道进行,前者称为经腹部子宫切除术,后者称为经阴道子宫切除术。
三、适应症及禁忌症
(一)、适应症
1、紧急状况:如怀孕后的大出血;严重的感染;有手术的合并症等。
: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腺瘤;慢性感染等。
:如子宫颈癌或卵巢癌;骨盆腔的松弛;尿失禁;不正常的子宫出血等。
(二)、禁忌症
。
,身体不能承受手术者。
二、麻醉方式与体位
通采用全身麻醉或硬膜外腔阻滞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
三、手术体位
通常采用平卧位,用一小方垫垫于臀下,以便更好的暴露术野
二、仪器设备及病人的准备
八、手术步骤和配合要点
(1) 点数,消毒,铺巾切口下腹正中切口或耻骨联合上横切口。(皮肤,皮下,腹直肌,腹膜,脂肪厚者备大△4#)
(2) 缝扎盆漏斗韧带及圆韧带
进入腹腔后先探查,了解病变范围。
湿纱垫,压肠板,保护肠管,腹腔拉钩,S拉钩牵开暴露术野,调整体位为头低脚高位,用两把大弯在距子宫角两侧2~3cm处夹持以做牵拉,再递中弯夹持在两钳间剪断。用矮胖⊙7#线贯穿缝扎断端,4#丝线再结扎,在稍离开盆壁处(以避开输尿管)双重缝扎骨盆漏斗韧带。
图一牵拉子宫
图二处理圆韧带
(3)切断韧带及切开子宫膀胱腹膜反折
中弯夹持骨盆漏斗韧带及圆韧带,电刀或剪刀切开盆漏斗韧带及圆韧带,剪开骨盆漏斗韧带与圆韧带之间的阔韧带前叶,向前游离,剪开子宫膀胱腹膜反折至对侧。遇出血,结扎或电凝。
(4)游离子宫体
用纱布裹手指沿子宫膀胱间疏松结缔组织平面轻轻将膀胱稍向下分离,显露部分宫颈,再稍分离其两旁组织,可显露子宫动、静脉。在血管下方距宫颈旁约2cm处有输尿管通过。然后在稍离开宫体处剪断宫体两旁阔韧带后叶组织至子宫动脉上方。至此,宫体即完全游离,两侧仅有少量组织与阴道侧穹窿相连。
图三打开膀胱腹膜反折
图四推下膀胱
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小讲课[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