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分类计数及临床意义
实验诊断学
11/17/2017
1
白细胞分类计数
一、白细胞概述
人体外周围血中的白细胞包括嗜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本别用N、B、E、L、M表示。它们通过不同方式、不同机制消灭病原体,消除过敏原和参加免疫反应,产生抗体等从而保证机体健康。中性粒细胞最多,约占50--70%,起源于多能干细胞。
11/17/2017
2
白细胞分类计数
二、白细胞发育
多能干细胞→粒系定向干细胞→原始粒细胞→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杆状核→分叶核
目前常根据其发育阶段而将粒细胞群人为地划分为分裂池、成熟池、贮备池、循环池、边缘池等。日常白细胞计数只反映了循环池的白细胞数。
11/17/2017
3
白细胞分类计数
三、白细胞分类计数
(一)检测原理:
将血液涂成薄膜,经瑞特染色后,于显微镜下,按白细胞形态学特征逐个分别计数,得出各类白细胞的比值或所占百分比,称为白细胞分类计数。
11/17/2017
4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
(二)检测方法
:准确度高,是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参考方法,但其耗时,影响因素多,不适合于大量健康人群的筛查。
11/17/2017
5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
:速度快,是白细胞分类和筛查的首选方法,但不能完全代替显微镜检查法对异常白细胞进行鉴别和分类。现在应用最广泛的两类方法:
A、库尔特原理(电阻抗法),只能把细胞大体分成三类:中性粒细胞、单个核细胞、淋巴细胞。
11/17/2017
6
白细胞分类计数
30-90fl为小细胞区,主要是淋巴细胞;
90-160fl是单个核细胞区,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160fl以上是大细胞区,主要是嗜中性粒细胞。
库尔特原理(电阻抗法)
11/17/2017
7
白细胞分类计数
1幼稚细胞;2杆状核细胞;3单核细胞;4单核细胞或淋巴细胞;5淋巴细胞;6变形淋巴细胞;7小型非典型淋巴细胞;8有核红细胞;9巨大血小板;10血小板凝块。
11/17/2017
9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
(三)参考值
白细胞分类百分率(%)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N 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N 50-70
嗜酸性粒细胞 E -5
嗜碱性粒细胞 B 0-1
淋巴细胞 L 20-40
单核细胞 M 3-8
11/17/2017
10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及临床意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