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达的灵魂传输
我看了两次《阿凡达》,一次是IMAX,另一次是3D。《阿凡达》作为一部大片,自然以娱乐为主,但也有一些人文精神在里面,比如说人类过于执着于物质,反而不如潘多拉星上的土著纳威人可以“通灵”。当然纳威人的通灵不是我们地球上各种宗教中的那些方式,而是某种生物集合之间情感和精神的传输。这里我用“传输”两个,字,就是想表达《阿凡达》中的一个重要科幻元素,是灵魂的teleportacion,对应中文“传输”。
灵魂传输是纳威人的一种本能,在地球人这里,其最高的形式就是将人类的思维移植到你的阿凡达中去。阿凡达是英文avatar的音泽,这个英文单词是“化身”的意思。人类躺进一部机器中去,像是睡着了一样。灵魂就跑到阿凡达的大脑中去了。电影《阿凡达》在这里似乎严格忠于科学,因为在量子物理中,我们有所谓量子不可复制原理,即你不可能将某个量子系统的态严格复制到另一个量子系统上去,除非你破坏原来那个系统的状态。传输过去后,原来的你将处于完全不同的状态,在电影中则是休眠状态。
纳威人要将一个人的灵魂传输到另一个人身上去,必须借助圣树和爱娃的力量,而爱娃则借助潘多拉星球上所有生物的能力。主角杰克就是这样,在他和纳威人以及潘多拉星球上其他人一起赶走地球人之后,他更愿意活在他的阿凡达体内,所以圣树就成了量子传输机,将他的灵魂输运到阿凡达体内,而他自己的身体就死亡了。
灵魂输运是一种彻底的传输,而纳威人和潘多拉星球上其他动物的交流则是借助辫子与辫子对接,这大概是一种量子通讯,这里我们不做更多探讨。
今年5月16号,《自然光子学》发表了一篇由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作的论文,他们在北京和怀来之间实现了距离达16公里的量子传输实验。这当然不是网上误传的使一个密码箱在一个地方消失而在另一个地方突然冒出来,以现在的技术,我们能做到的传输还非常有限。
量子的不可复制原理不允许我们将一个量子态完美地复制(任何态说到底量子态),但在1993年,t和他的合作者提出了一种方案,可以实现量子输运。考虑最简单的物理系统,一个粒子(其实是离子)或一个光子,这个系统只有两个可能的态。
例如光子,有两种偏振。现在,甲有一个光子A,他想将这个光子的偏振传输给在另一个地方的乙,可以叫做通讯,也可以叫做传输。最简单的方法是将这个光子发射给乙,但发射的过程会破坏这个光子的偏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t等人建议,还要
阿凡达的灵魂传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