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软环境”建设不容懈怠.doc


文档分类:通信/电子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软环境”建设不容懈怠

观点
与绿化、美化和城市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相比,“软环境”的建设要复杂得多、困难得多,但它却是凝聚人才、发展软件产业最为重要的基础工程。
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高歌猛进,正在让“创造阶层”(白领)成为城市的“经济动力”。
与“蓝领跟着工厂走”有所不同的是,这些“白领”因拥有“创造才能”而对工作的选择有很大余地,“他们要挑自己喜欢的地方居住,而不是盲目地跟着工作走。所以,雇用他们的公司,不能想当然地选址,而要挑这些人聚居的地方扎根”。旅美学者薛涌说过,软件产业也由此成为一个“跟着人才走”的产业。据说美国一些地域经济学家已从研究企业的地理分布,转向研究“创造阶层”的地理分布。过去他们分析的重点是一个城市给企业提供了什么便利,即我们常说的“投资环境”; 现在则侧重研究一个城市能给市民提供怎样的生活环境。
“创造阶层”的崛起及其流动轨迹,向那些有意牵手软件的城市,尤其是城市的“软环境”――文化传统、市民素质、官员形象、政策法规、政府效率等――提出了挑战。在
IDC 2008年3月的“软件发包商选址考虑因素”调查的7项因素中,有关环境的因素占了3项,其中两项又与法制、文化等软环境相关。从当代生活和工作的视角看,一个城市只有好的硬环境是远远不够的,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动物,人的生活和工作还需要精神的东西、需要文化内涵、需要品位和境界。
问题在于,与绿化、美化和城市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相比,“软环境”的建设要复杂得多。有官员感慨,硬环境建设“做一件是一件,做一件成一件”,软环境建设则“抓一件丢一件,抓来抓去看不见”。的确,软环境建设的进程之长、见效之慢、反复性之大,都不是硬环境建设所能比的。拿不少地方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为例,光是治理市民闯红灯、乱设摊点,就不知要经历多少次反复与挫折,其难度比修建跨海大桥、长江隧道都要难上许多倍。这就好比,从穷人到富豪也许只要几年或十几年时间,但要成为有很强道德感和社会责任心、并为世人所赞许的富人,则困难得多。这大概就是超级资本家、美孚石油公司创始人洛克菲勒所说的“培养一个

“软环境”建设不容懈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83252951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17-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