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中的防排烟设计
消防工程系建筑防火教研室蔡芸
一、烟气的危害与流动机理
二、防排烟设计基本理论
三、防排烟设计要求
四、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防火设计
五、防排烟工程验收
第一节烟气的危害及流动机理
一、火灾烟气的产生与危害
(一)火灾烟气:火灾时物质燃烧和热解的产物,是含有悬浮固体和液体微粒的气体。
1、影响火灾烟气的成份和性质的因素
(1)物质的化学组成
(2)燃烧条件
2、火灾烟气的组成
(1)燃烧和热解所生成的气体
(2)燃烧和热解所生成的悬浮微粒
(3)剩余空气
(二)常用参数
1、烟气的浓度
(1)质量浓度:以单位容积中的烟粒子重量表示。(mg/m3)
(2)粒子浓度:以单位容积中的烟粒子个数表示。(个/ m3 )
(3)光学浓度:以烟气中透过的光量,减光系数表示。( m-1)
2、烟的浓度与能见距离:Cs·D=常数
对建筑物熟悉者:疏散视距为5m。
对建筑物不熟悉者:疏散视距为30m。
I0
I
光源
受光器
设烟气中的光强度为I,则
I= I0 ·e -CsL
Cs=-
1
L
I0
I
ln
发光型:K=5-10
反射型:K=2-4
(三)烟气的危害
1、毒害性:有毒、缺氧、高温、尘害
2、减光性
3、恐怖性
二、火灾烟气的流动
(一)烟气层流动的驱动力
1、烟囱效应
H
T0
0
Ts
s
设竖井底部有一个开口:
则Ps(H)=P0- s gh
P0(H)=P0- 0 gh
则竖井顶部内外压力差:△Ps0=( 0 - s )gH
在P0= Ps处形成压力中性平面:
△Ps0=( 0 - s )gh
3、风的影响
Pwl=1/2(Kw 0V2)
由风引起的建筑物两个侧面的压力差为:
△ Pw=1/2( Kw1- Kw2) V2
4、机械通风系统造成的压差
风机不开动时,通风空调系统的管道起到通风网的作用。
5、电梯的活塞效应
电梯在电梯井中运动时,能够使井内出现瞬时压力变化。
(二)中性层理论
1、具有连续开缝的竖井,外窗:
=
h2
h1
Tn
Tw
1/3
2、具有上、下双开口的竖井,房间
=
h2
h1
A1
A2
Tn
Tw
2
h2
h1
h2
h1
(三)烟气的有效流通面积
1、并联流动
A1
A2
A3
A4
2、串联流动
Q=Q1+Q2+Q3+ Q4 ,
Qi=CAi√
2⊿P/
A=∑Ai
Q= Qi,
P= ∑ Pi
1/A2= ∑1/ Ai2
A1
A2
A3
A4
建筑中的防排烟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