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与死亡教育
案例引入
小学生自杀事件
成都10岁小学生跳楼自杀
“老师我做不到,跳楼时我好几次都缩回来了。”10月30日,四川成都师范附属小学五年级某班的10岁男孩军军(化名),在语文课本上留下这句遗言后,从30层高的楼上跳下。事发前,语文老师曾因军军不遵守会场纪律批评了他。这起悲剧给所有人都带来伤痛,11月1日上午,语文老师见到孩子的遗体后晕了过去。”
死亡教育所谓死亡教育,就是如何认识和对待死亡所进行的教育。它从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医学、经济学、护理学和法律学等不同方面增进人们对死亡的认识,善待生命,在面对自身或他人的死亡时能寻求良好的心理支持。死亡教育所探讨的不只是死亡本身的问题,还包含人们对所处的这个世界的感觉与情感
死亡教育的原则
作用:。人的死亡无外乎3种情况:意外死亡、自然死亡和疾病死亡。作为护士,着眼点是占3种死亡总数90%-95%的疾病致死。一般来说,疾病致死都经受不同程度的生理痛苦和精神折磨,所以需要护士以各种科学方法去减轻病痛,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
。传统生命观告诉我们,生命是最神圣的,生命是最幸运的,生命是最珍贵的,生命不能轻易地结束。其映射在医学活动中就是患者的生命是神圣的,应当不惜一切代价去抢救患者的生命,维持和延长患者的生命过程。而这样做其实并非真正的人道主义。新的生命观不仅强调生命的神圣,更强调生命的质量与价值。死亡教育是提高生活质量的科学,它让人们意识到时间的宝贵。在筹划个人有生之年的蓝图时,要有计划地合理安排。
。主要是对安乐死、尸体解剖和器官移植等问题的认识。美国有1例30多岁死亡的青年,捐出了7个器官,同时挽救了37条生命,这是一项爱的举动。而我国每年患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有几十万,其中只有几千人能获得移植;因角膜疾患致盲者达 200多万,接受角膜移植者仅3000例左右。其主要原因就是器官来源少。
死亡教育的发展
——以各国死亡教育为例
比较德育 死亡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