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历史的“真”与“相”
【摘要】重庆图书馆馆藏《抗战建国大画史》,用2000余幅照片和几十万文字详实地记录和反映了全民族抗战,直至取得抗战胜利的艰苦历程和战后国内的社会及政治态势,极具史学价值。文章从刊行、缘起、特点三个方面对画史进行评述。
【关键词】重庆图书馆;抗战建国大画史;图片;文献
《抗战建国大画史》收藏及刊行概要
重庆图书馆现馆藏文献460多万册(件),以其民国时期出版物、古籍线装书、联合国资料三类资料典藏丰富而蜚声海内外。
《抗战建国大画史》就是这众多具有特色馆藏文献的其中之一。该书由傅润华主编,丁星五发行,中国文化信托服务社出版。
本书编纂期间得到了中央各院部会、各战区、各省政府首长的帮助,赐予很多详实的史料,并惠予题词;本画史更得到了王宠惠、张道藩、李石曾三等先生的指导。画中所刊图片,除作者自己拍摄外,还得到了中者百余人供给资料。另外一些年代已久的照片,由光华照像馆的钱一华先生转摄。馆藏两个版本一为
1948年4月出版,一为1948年7月出版。
《抗战建录了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至1948年18年间,作者历经战时颠沛流离之苦和战后重建诸事繁杂之难,但最终凭其执着的信念和家国天下的治史精神玉成此书,令人钦佩。画史以图文方式记史,刊记了大量难得的史学信料,值得抗日战争史和民国史研究者、文献研究者予以重视。
《抗战建国大画史》创作的四大缘起
1 检视往迹,除旧布新
近百年来,我国屡遭侵凌,国势不振,整个民族丧失自信,人民生活失去稳定,日本对我国的侵略,尤为积极。甲午战争之后,开始迫使我国割地赔款,日俄战争后,更以东北为基地,遂行囊括东亚之阴谋。民国以后,强迫中国签订亡国条约,出兵阻碍革命,直到九一八事变,是敌人侵略中国野心的总暴露,而七七抗战,则是全国同胞对敌人的总反击。我们不仅为保卫国土,争取独立,延续民族生存而抗战,更为提高民气,恢复自信,摆脱不平等?l约,建设现代国家而奋斗。自九一八起至制宪实施为止,这十八年来是我国民族蜕变新生的转折点。
2 保存征信,明确认识
抗日战争是全世界民主国家对轴心极权暴力战斗的主流。我国孤军抵抗日寇侵略,自义勇军转战于黑水白山间,经过一二八、长城、绥远等战役,五年多又有七七抗战,七七事变后二年又二月,才有英法对轴心洋战役与中国抗战并肩作战。以正式作战时间计算,此次抗战长达八年一月又七日,大会战二十余次,次要战役关系成败者,也有一千二百次,兵员伤亡三百二十一万一千四百一十八人,至公私财产毁损,民众生命牺牲,殆不可数计,卒独牵制敌寇攻苏,延迟敌人南进之效果,于世界和平,不无裨益。同时在些期中,工商经建之内移,政治情况之衍进,城乡文化之交流,社会风气之改变,以及由孤立至联合国际之组织,处处均显示建国之轨迹。
[1]《抗战建国大画史》对抗战进行了系统的写照,保存征信,以供国内外参考,增强明确的认识。
3 恢复自信,掘发潜力
在抗战建国期间,自然有很多缺憾的事实,而战后又纷乱不已,这种局面往往会让人类迷惘悲观。《抗战建国大画史》编排了大量图片和史实证明了抗战支持的长久性,人民渴望光明的热忱,前线将士死事的英烈,沿海徒步西迁的忍耐,滇缅通路军用机场修筑的辛劳,后防局同胞出丁
追寻历史的“真” 与“相”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