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生药的安全性评价(2014).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生药的安全性评价
药物的最基本要求是安全。
影响生药安全性的主要因素有:
(1)生药本身含有的内源性次生代谢产物。
(2)外源性物质(重金属、有害元素、农药残留、SO2、黄曲霉素等)
第一节生药内源性有害物质的检测
一、生药中主要的内源性有害物
1. 肝毒性成分
2、肾毒性成分
3、其它毒性成分
1、肝毒性成分
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代谢器官,是药物和外来物质的代谢处置中心。因此,一方面肝脏的生理状态和生化代谢功能直接影响药物的代谢过程。另一方面药物在肝脏进行代谢转化过程中有可能损害肝脏的功能,甚至造成药源性疾病。
据世界卫生调查显示,许多药物是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潜在因素,由药物引起的肝损伤比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由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损害称之为药物性肝损害(DILI)。
1、肝毒性成分——HPAs
肝毒吡咯里西啶生物碱(heptotoxic pyrrolizidine alkaloids,HPAs), 是目前已知最重要的肝毒性成分。如:
野百合碱
千里光碱
实际上,这类生物碱毒性主要来自其在肝脏的代谢产物----- 代谢吡咯(metabo1ic pyrro1es),后者具很强的亲电性,能迅速地同有关的酶、蛋白、 DNA 及 RNA 结合,引起各种毒性反应。
由于HPAs在肝脏脱氢后形成的代谢产物非常活泼,故肝脏既是代谢吡咯的形成场所,又是其毒性的靶器官。
摄入 HPAs 引起的主要病变是肝静脉阻塞性疾病(HVOD) ,-----表现为急性肝炎、腹痛、呕吐、腹泻、腹水、肝肿大、黄疸。慢性 HVOD 可表现为轻度恶心、厌食、疲劳或肝肿大。如不治疗,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坏死。
1、肝毒性成分——HPAs
1. 肝毒性成分——HPAs
世界上约有 6000 余种植物含有 HPAs ,但主要分布于紫草科( 所有属) ,菊科( 千里光属及泽兰属) 及豆科的猪屎豆属。初步统计含 HPAs 的中草药共 38 种,其中临床较常用的有 12 种,如菊科植物:
款冬 Tussilago farfara L. 、
佩兰 Eupatorium fortunei Turcz .
千里光 Senicio scandens Bunch. –Ham,等。
菊科植物:款冬花佩兰千里光
豆科:猪屎豆农吉利
2. 肾毒性成分
比利时学者报告了服用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并称这种肾脏损害为“中草药肾病(Chinese Herb Nephropathy, CHN)”。
此后,有关马兜铃酸引起肾脏损害的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陆续发表有关研究报告。
2. 肾毒性成分
国内学者认为,不宜笼统地将马兜铃类植物引起的肾脏损害称作“中草药肾病”。
马兜铃酸(aristolochicacid,AA)是引起CHN的一类药物的主要毒性成分之一,故称为“马兜铃酸肾病”(AAN)较为合适,
目前国外学者也应用了这一病名。

生药的安全性评价(201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iluyuw9
  • 文件大小2.24 MB
  • 时间2017-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