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民俗
组员:黄月奖
谭冰华
宗教信仰
信仰
属于精神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是人的特殊的情感和心理体验。
宗教信仰
是信仰的一个分支,是窘迫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类对神灵及其相关宗教体系的盲目信念。是人对生命彼岸世界的终极关注。
宗教信仰禁忌
是指人们为达到虚幻的彼岸世界,必须在现实生活中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宗教信仰的产生和发展
1、社会根源
是人类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受自然界沉重的压迫,把自然力和自然物神话的结果。
社会生产力和人与自然的矛盾和物质生活状况。
2、认识根源
人们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无知和歪曲反映。
古代人类由于所处社会物质条件的限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极度低下,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沉重负担,使它们渴望了解事物的本质和摆脱自然、社会所带来的压力,但是对自然、社会的无知导致他们这种追求的虚幻性。
宗教信仰的表现形式
宗教信仰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
宗教意识,
宗教组织,
宗教礼仪。
其中,宗教仪式是核心,宗教礼仪是宗教仪式的行为体现,宗教组织是宗教信仰的表现形式。
宗教信仰的特征
1、盲目性:对神的盲目崇拜,盲目地服从神,盲目地接受神的主宰。
2、虚幻性:佛教通过念经拜佛,讲经说法,早晚功课,佛诞节日,庆祝法日等佛教仪式;基督教通过早晚祷告上帝、做礼拜、庄祝圣诞等宗教活动;伊斯兰教则通过念功、礼拜、斋戒、朝觐这一系列宗教活动,要求人们笃信安拉,相信天使。这些都是宗教信仰虚幻的具体表现。
3、系统的宗教礼仪:宗教仪式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皈依宗教信仰的礼仪,强化宗教信仰的礼仪,忏悔认罪的礼仪。
4、有固定的组织形式
禁忌的起源
禁忌的由来大体有四个方面。
一是对灵力的崇拜和畏惧。
二是社会的人对自然的人的一些本能欲望的抑制。
三是来自于人类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中长期形成的仪式。
四是人类从长期生活经历积累中得出来的教训。
禁忌的分类
宗教禁忌是以宗教的教规、教义、宗派体系、神祗、神职场所等为内容,由教徒恪守并传播普及于民间的禁忌。包括:
1、生产禁忌:是人们从事生产劳动所恪守的禁忌。有农业生产禁忌、渔业生产禁忌、畜牧业生产禁忌、工匠生产禁忌等。
2、语言禁忌:是在特殊场合下某些语言的禁用或代用,表现对语言灵物的崇拜。
3、生活禁忌:专指人们在平日饮食、起居、衣着、男女等方面的禁忌。
中国汉族宗教信仰
原始信仰:原始信仰是原始人类的普遍的信仰。在原始人看来,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论人、动物、植物、无生物都有灵魂。他们把自然礼力视为有灵性、有神威的对象,并通过一定的仪式求得它的保护,从而产生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信仰形式。汉族的原始信仰也同样存在这几种方式。
中国汉族宗教信仰
自然崇拜:将自然物和自然现象当作有生命、有意志而且有威力的对象加以崇拜,是最原始的崇拜,也是持续时间最久的,直到今天各地仍然存在这种宗教信仰。
1、天体神:天神、日神、月神雷公电母等神灵的崇拜与祭祀。
2、地上无生物神:包括山神、土地神、水神、石神、海神等。
3、生物神:一是动物神(蛇神、虎神等)、二是植物神(花神、草神、树神)。
宗教信仰民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