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主接线方案
MAIN ELECTRICAL CONNECTION SCHEME
目录
电气主接线的定义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形式
电气主接线图的读图方法
电气主接线实例
电气主接线的定义
电气主接线是指在发电厂或变电所中一次设备按照设计要求连接而成的电路,又称电气主电路或一次接线。电气主接线的形式将影响配电装置布置、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运行灵活性、二次接线和继电保护等等。
电气主接线在设计时要根据机组容量或变电所规模及电厂或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以及从供电的可靠性、运行的灵活性、经济性、发展和扩建的可能性等各方面经过综合比较后确定。它的接线方式能反映正常和事故情况下的供送电情况。
主接线中的电气设备包括发电机、变压器、母线、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避雷器、电容器、线路以及通信等设备。通常在研究主接线方案和运行方式时,为了看图直观,将三相电路图绘成单线图。
3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1)
基本要求: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
一、可靠性
供电可靠性是电力生产和分配的首要任务,保证供电可靠性是电气主接线最基本的要求。分析和研究主接线可靠性通常应从以下几方面综合考虑:
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靠性应与系统相适应。对于一个大型发电厂的变电站,由于它们供电容量大、范围广,因此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很重要。一旦发生事故后可能会破坏电网系统稳定地运行,甚至导致电网瓦解,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其主接线应采取供电可靠性高的接线形式。对于一个中小型变电所,相对来说供电范围小,发生事故时对电网影响小,可靠性要求就可以低点,没有必要采取太复杂的接线形式。
4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2)
电气主接线的可靠性不是绝对的。同样的形式在一些发电厂或变电所来说是可靠的,但对另一些发电厂或变电所则不一定能满足可靠性要求。因此在设计时也要考虑用户的负荷类别。
负荷根据突然中断供电所造成的损失程度分成三类:
一级负荷:是指突然中断供电将会造成人身伤亡或会引起周围环境严重污染的;将会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的;将会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或在政治上产生严重影响的。
二级负荷:是指突然中断供电会造成经济上较大损失的;将会造成社会秩序混乱或政治上产生较大影响的。
三级负荷:是指不属于上述一类和二类负荷的
其他负荷。
5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3)
用电负荷的这种分类方法,其主要目的是为确定供电工程设计和建设标准,保证投入运行的供电工程能满足生产或安全、社会安定的需要。
因此在分析电气主接线可靠性时,要根据负荷性质,考虑以下二个方面:
各类电气设备检修或故障时,停电的范围和时间,以及能否保证对重要用户的供电。
是否存在使发电厂或变电所全部停电的可能。
电气主接线可靠性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经济损失的大小,可靠性越高停电时的经济损失越少,反之,则越多。
6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4)
二、灵活性
主接线在力求简单、明了、操作方便的同时,也要求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系统不同运行方式的要求。
调度时,应可以灵活的投入和切除发电机、变压器和线路,调配电源和负荷,满足系统在事故运行方式、检修运行方式以及特殊运行方式下的系统调度要求。
检修时,可以方便的停运断路器、母线及其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安全检修而不致影响电力网的运行和对用户的用电。
操作应尽可能简单、方便。主接线应简单清晰、操作方便,尽可能使操作步骤简单,便于运行人员掌握。复杂的接线不仅不便于操作,还往往会造成运行人员的误操作而发生事故。但接线过于简单,可能又不能满足运行方式的需要,而且也会给运行造成不便或造成不必要的停电。
扩建时,可以容易的从初期接线过渡到最终接线。在不影响连续供电或停电时间最短的情况下,投入新装机组、变压器或线路而不互相干扰,并且对一次和二次部分的改建工作量最小。
7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5)
三、经济性
主接线在保证安全可靠、操作灵活方便的基础上,还应使投资和年运行费用小,占地面积最少,使其尽地发挥经济效益。
一般应当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投资小:主接线应简单清晰,以节约开关电器数量,降低投资;要适当采用限制断路电流的措施,以便选用价廉的电器;二次控制与保护方式不应过于复杂,以利于运行和节约二次设备的投资。
2、占地面积少:主接线要为配电装置布置创造节约土地的条件,尽可能使占地面积减少。
3、电能损耗少:在发电厂或变电站中,正常运行时,电能损耗主要来自变压器,应经济合理地选择变压器容量、电压等级和台数,尽量避免两次变压而增加电能损耗。
4、扩建的可能性:由于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各地区的电力需求增长很快。因此,在选择主接线时,要充分考虑到具有扩建的可能性,并且预留出合
电气主接线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