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四心”
班级是学校管理的细胞,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单位,是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的重要环境。因而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有责任、有义务给学生营造一个具有真诚平等、团结友爱、自主参与、公平竞争的班集体氛围。如何营造这种氛围?这就要求我们管理班级时,要有一定的方法。笔者认为,班主任具备以下“四心”很重要。
1 班级管理要有“信心”
班主任对管理班级的信心主要表现在自己对班级的信心和给学生树立信心两方面,这是对管理班级的前提。从传统的班级管理来看,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服从关系,班主任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很多学生由于被班主任的权威性所束缚。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的增强,越来越觉得是对他们的人身限制,逐渐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给管理班级造成一定的难度。在这方面,应该脱离传统的管理班级方式。班主任首先就要相信自已一定能管理好班级,一定能把握自己的权威,但又不要把权威握得太死,将学生吊在一棵树上,这就是“握”与“放”的信心。从我个人管理经验来看,这种信心主要表现在:(
1)有利于战胜自己的心理障碍,相信自己的能力;(2)有利于大胆创新,并能结合各个学生的不同性格,采取相应的措施;(3)有利于发挥班主任的权威,只要方法得当,学生必然会服从,说什么相信什么,说做什么就做什么。其次,要有信心攻克学生的心。只有相信自己无论对每个学生的心理怎样,都能想方设法攻克,才能抵抑心中的疑团,消除无法管理好班级的心理。
由于许多学生在班级中屈从于班主任的威严,学习是被动的,只是机械的模仿和简单的应用,缺乏创新,积极性得不到发挥。这样,会使许多学生由于怕学而逃学,乃至产生以烂为烂的心理,有的甚至把班级的纪律搞得一败涂地。
作为一个班主任,首先,就要给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让他们能够相信自己的本领和能力,只要能找到一条学习的捷径,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其次,要给学生树立自尊、自重、自爱的信心。在当今的现实中,许多学生由于受到社会、家庭、影视媒体、互联网的影响,无意中产生了模仿性,使其走向歧路,和班级的正常纪律发生冲突,打破了原有的正常管理秩序。在这种情况下,就要从学生的心灵出发,还给其一颗辨别是非的灵魂,在行为中增强自我意识、保护自己,自已相信自己、相信班级是自己的家庭,自觉爱护。
2 班主任对管理班级要“用心”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中对管理班级的引路人,承担着多项任务。班主任既是班级的管理者,又是学生知识的传播者、心灵的贴心人。要管好一个班级,首先是班主任对班级要付出巨大的心血,用一颗真诚的心来对待班级。一个班级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要使班级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只有在自已的管理中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剖析自己,才能在管理班级中健全自己的人格来对学生起到示范作用。其次,班主任要在满足学生被尊重的需求上花费心血。因为人人都有被尊重的需求,都渴望自己得到公众的赞赏和认可。对于学生来说,班主任只有在给予学生得到尊重满足的需求上用心,才能让他们的愿望得到满足后,使其会产生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感到人身的价值,从而自觉遵守班上纪律。
3 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要细心
在一个班级中,造成班级容易混乱的因素很多,既有学生自身的客观因素,又有外来因素。究其原因,班主任就要对学生的各方面做到无微不至的地步,防止学生心灵的扭曲。
3.
班级管理“四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