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份深不见底的失望
女儿六岁时进小学音乐班,由廖老师教她钢琴,老师对她很好。
上了国中后,女儿换了钢琴老师。有一回,她去跟廖老师借琴房练琴,在摆放乐谱的架子上,发现一件有趣的东西。
那是她之前写的一份“悔过书”,生嫩的笔迹白纸黑字承诺着:要保持手指站好,要耐心慢练,要专心上课不能心不在焉……最后是:“如果?]有做到,老师可以拒绝教我。”女儿用手机把那张“悔过书”拍下来放到“脸书”上,一下子吸引了许多朋友来按“赞”和留言。留言中有好几则来自廖老师的其他学生,他们带点兴奋又带点哀怨地说:“啊,我也写过!”
我印象中自己没有写过“悔过书”,或许写了也都是以敷衍态度写的,没有真正的“悔过”之意,时日久远,就记不得了。但有一桩跟女儿写“悔过书”类似的经历,却在脑中留下无法磨灭的痕迹。
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我跟一位个性暴烈的老师学小提琴,课堂上经常被打,痛苦不堪。有一次上课,我心中充满了怨怼,老师愈是打我,我愈不愿意将他要的声音好好拉出来。来回了几次,老师突然冷静地说:“收琴,别拉了。”我收了琴,鼓足勇气挺胸正眼对着老师。
老师说出了我完全没有料想到的话:“琴留着,你走,回家去。罚你一星期不准练琴。”一星期没琴可练,这算是惩罚?老师接着又说:“下星期来,你明白告诉我,还要不要学琴,你说不要,我把琴还你,以后就再也不用来了。”
老师后面这一段话,我听了,但没有真正听进去,因为心里光想着要赶快趁老师还没有改变心意前离开那里,坐实一个星期不用练琴的“惩罚”。走出老师家门,如释重负的快乐,更让我无法真正去理解老师到底说了什么。
一直到星期天,距离下次上琴课剩下两天时间。再也逃避不了了,也没办法假装忘记了老师交代的:“你明白告诉我,还要不要学琴……”我想了想,郑重其事地跟自己下了决心,就这样吧,宁可拼着被老师挥两个巴掌,也要勇敢地说出来:“不想学了!”
对,就是这样,说出来忍两个巴掌,就从每周一次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了。
我步伐沉重地走到老师家门口,老师开门
那份深不见底的失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